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脚气病的日常保健与治愈经验方

[复制链接]
田园网 发表于 2017-4-25 22: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Y% }9 B  G- ?, S1 a" _% _/ S

脚气是分为好几种类型的,给大家科普下:

' v! U( y3 v' r6 r1 ]

水泡型脚气

' Q5 S, O* V$ N( e3 v( U

多发生在夏季,表现为趾间、足缘、足底出现米粒大小,深在性水疱,疏散或成群分布,疱壁较厚,内容清澈,不易破裂,相互融合形成多房性水疱,撕去疱壁,可见蜂窝状基底及鲜红色糜烂面,剧烈瘙痒。

5 G2 m& i/ ]% P: l7 R0 n

糜烂型脚气

3 b7 U3 g8 C7 R1 h. y

表现为局部表皮角质层浸软发白。由于走动时不断摩擦表皮脱落,露出鲜红色糜烂面;严重者趾缝间、趾腹与足底交界处皮肤均可累及,瘙痒剧烈,多发于第3、4、5趾缝间。常见于多汗者。

( N0 o7 x% C* ~+ j2 P8 r

鳞屑角化型


$ C8 q1 [2 [0 ]. Z) _9 ~

情况是足跖、足缘、足跟部皮肤脚趾增厚、粗糙、脱屑,鳞屑成片状或小点状,反复脱落。


, f. G/ W8 @; x; N6 C

听这位叫黄御圣的老医生说,我父亲的脚气,是属于这三类的合集,而且因为我父亲,经常用手去抠脚,导致现在脚气不仅有这三种症状,还存在红肿现象。而我母亲的脚气,则只是轻微的脱皮。但是由于父母生活在一起,父亲脚气如果治疗不好,家里的脚气还是会继续存在。最后,也是在这位老医生的指导下,父母也都先后拜托了脚气困扰。下面就把这位医生给我父母治疗方法分享给大家。


2 S" v' z. L( a3 `9 v+ w% N. `. c

首先是泡脚,黄御圣老中医说治疗脚气,必须清除真菌,而泡脚是去除真菌的最直接方法。


8 y% F7 q% T: }' S1 u1 P) ]

白鲜皮40克,苦参、黄柏、苍术各30克,防风20克,荆芥穗、枯矾各10克,蛇床子、地肤子、黄精、藿香各50克,葱白4枚。上药加水约3000毫升煮沸,待温时将双脚浸泡在温液中lO—15分钟,每日2次,一般用药4-5剂即可。而像我父亲这样严重的,黄老医生还让我父亲搭配使用了他给配置的足清散。如果是像我母亲一样的,则直接使用上述的配方就行可以了。


' d$ T. W/ H  Z, y" Q8 x3 r( I1 `

其次,由于我父亲的脚气,还有红肿发炎的情况,所以黄御圣老医生推荐我父亲,在泡脚期间配合食疗的方法。


3 |3 I; r- e: Q3 ^3 A+ o. r0 c

红枣陈皮赤豆汤

2 u( g6 \: @' o6 R

主治:脚气肿痛


! C7 h# J- ]- a. Z1 ?& P" s, v

配方:陈皮4克,赤豆70克,花生仁120克,红枣10枚

2 S  {8 \" o" y2 @; _5 a' v; b( s

用法:将陈皮、赤豆、花生仁、红枣用水煎煮熟食用。


  ]6 t. E* ?2 @9 v7 [+ [

27年脚气缠身终治愈,分享从开始到最后治疗的经验(附方法)


( t1 G" W4 _5 L! A( I9 r) q: P8 P

除此之外,医生还告诉我父亲,平时要注意的一些注意事项,也正好分享给大家。


! R; z' E) o/ @; r

脚气的出现与季节的变化很有关系。天气转暖后,人们的足部比冬天时更容易出汗,而温暖潮湿的环境恰恰十分适合皮肤癣菌的生长繁殖,此时就更容易发生真菌的感染或重复感染。脚气病的日常保健很关键,具体注意事项主要有以下几点:

2 ?% U) c2 R3 ]

1、要注意个人卫生,天天用温水洗脚,并擦干。在跑步等运动后尤其要注意,袜子每天换,并常给予煮沸消毒。

+ ?" k& t4 d5 e; P: W" Y1 S' K2 k' f

2、对于足癣患者使用的拖鞋、毛巾、床单等日常生活用品,能煮沸的给予煮沸消毒,不能煮沸者用碘附等擦拭消毒。被褥应该经常拿到阳光下曝晒,以抑制患者脱落在被褥上皮屑真菌,并蒸发掉由于夜间睡眠时人体排泄到被褥中的汗液等形成的水分。


. H2 P2 ]# p2 B5 O2 s( I

3、平时不宜穿运动鞋,旅游鞋等不透气的鞋子,以免造成脚汗过多,脚臭加剧。


6 r9 J( z, G/ y, a9 w9 L+ b* ?% o

4、情绪宜恬静,激昂容易诱发多汗,加重脚臭。


7 R9 h3 ^1 Q# v, j8 D

5、有并发症的足癣患者,最好多吃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多吃含维生素高的蔬菜、水果,最好不要饮酒及吃辛辣食物。

+ l. t1 I$ N4 b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田园网安康养生

GMT+8, 2025-11-16 15:52

田园养生网 X3.5

© 201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