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田园养生网 首页 养生百科
养生百科
中医推荐的七种山楂吃法
中医推荐的七种山楂吃法
中医推荐的七种山楂吃法  1、山楂汤:山楂500克,白糖100克。以水清洗山楂,去蒂、籽用水煮,山楂烂熟放入白糖,饮其汤。  2、山楂茶:山楂500克,干荷叶200克,薏苡仁200克,甘草100克。将以上几味共研细末,分 ...
2016-10-27 13:58
山楂活血、养颜、美容吃起来
山楂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有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还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从而起到强心和预防心绞痛的作用。此外,山楂中的总黄酮有扩张血管和持久降 ...
2016-10-27 13:56
吃糖的五大危害需警惕
糖是人体能量的来源,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但是,近年来因摄入过多糖导致的健康问题却越来越严重。美国专家就曾在《自然》杂志上公开提出“糖是历史上最大的公共健康危机;它好比另一种烟草,摄入过多就如同慢性自杀 ...
2016-10-26 16:11
想要在药店买药不被坑,你得学会这几招
药店都有哪些秘密呢?  第一、穿白大褂的可不一定都是医师  别以为药店里穿白大褂的就是医师,别说医师,有很多甚至没有学过医。比如我,我也穿过,可我就一收钱的,钱有时候都算不清;干了两天也知道感冒了吃什 ...
2016-10-26 16:03
牛奶和豆浆,到底哪种更健康?
  在食物品种尚不丰富的年代,牛奶和豆浆几乎是家家户户的早餐必备;现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营养饮品也在不断升级,脱脂奶/低脂奶、有机奶和生鲜奶也纷纷“杀入”了早餐大军,也让人看的眼花缭乱。  牛 ...
2016-10-26 15:57
哪些人最需要吃姜?吃姜的注意事项
哪些人最需要吃姜?吃姜的注意事项
饭不香,吃生姜。姜还可以提神醒脑,有些人吃过生姜之后,会出大汗,人顿觉神清气爽,浑身舒服。当然,此时千万不可受凉,此时受凉,往往会发生寒包火。
2016-10-25 20:28
秋季盲目进补有哪些危害?
现在大家都很注重养生,每到秋季便想着如何去进补、贴秋膘,于是饭桌上鸡汤、骨头汤、滋补的中药材不断。但是注意了,切记不能盲目进补,小心身体越补越虚。  秋季盲目进补的危害  越补越虚  秋季进补的方法无 ...
2016-10-25 11:53
心脑血管病人的日常饮食注意事项
  大多数患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和动脉硬化的病人就诊时医生都会加一句:低脂饮食或者健康饮食。那到底怎么做才算健康饮食呢?  食物的烹调方式——在烹调动物性食品中,应该尽量避免油炸。较适宜的方法是 ...
2016-10-22 13:27
秋季必备的除燥滋润实用手册
  1.头发干-枯燥、打结、脱落  一年四季中,秋季是头发最脆弱的季节。此时,头皮屑增多、脱发、断发、分叉增多、发丝变细、头发干燥无光泽等问题都会涌现出来。这是跟秋天气候干燥、环境湿度小通过不了干系的, ...
2016-10-22 13:16
养生法则九多九少
1、少肉多豆 豆子被称为“地里长出来的肉”,特别是用大豆做的各种豆制品,比如水豆腐、豆腐丝、豆腐干、豆腐皮之类,都是提供蛋白质的好食品。 2、少盐多醋 盐不仅会偷走你身体里的钙,还会带走正常的血压。 ...
2016-10-21 10:49
秋季养生
  秋天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 也是落叶纷飞、草木凋零的季节,中医养生讲究顺应大自然四季更替变化规律,例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
2016-10-21 10:29
秋悲人不悲 顺应天时安度秋
秋季的特点是由热转寒,阳消阴长。所以老一辈的人讲究在秋季吃一些益气润燥的食物,如冬瓜、百合、枸杞等养阴润肺防“秋燥”。但是除了身体上的养生,秋季的情志养生也很重要。  《内经·四季调神大论》云:秋三月 ...
2016-10-17 13:00
秋分养生更要养神
秋分养生更要养神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是收养的季节,运动也应遵循这一规律。运动量不宜太大,不宜剧烈。秋天气候多变,天气渐冷,此时可逐步进行一些耐寒锻炼。首先,睡眠宜早卧早起,顺应阳气之收敛;其次,适当秋冻,上身 ...
2016-10-17 12:15
秋季该如何养生,防止疾病?
  大雁南飞,天高云淡,北京迎来一年之中最美的季节,然而秋季阳消阴长,也是一个容易患病的季节,古人谓“多事之秋”,那么秋季该如何养生,防止疾病呢?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 ...
2016-10-14 15:37
最新文章
肿瘤
最新帖子
糖尿病 健康 养生
科普视频

    QQ|田园网安康养生

    GMT+8, 2025-7-19 05:11

    田园养生网 X3.5

    © 20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