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明显的地区聚集性鼻咽癌在世界各国均有发生,但其发病率高低差别很大,在欧美、大洋洲、拉美国家很少见,我国和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越南较多见。 2、有集中的高发人群鼻咽癌多发生在黄种人,在白人及黑人中很少见,长期移居在国外的中国人的发病率仍远远高于当地的外国人,但低于祖籍居民,移民后的第二代及第三代的发病率低于其父辈和祖辈,但高于当地人。 3、年龄有别鼻咽癌多侵害中老年人,儿童及青少年少见,30岁开始发病率急剧上升,40~60岁是发病高峰,65岁以后发病率开始逐渐下降。 4、有肿瘤遗传易感性鼻咽癌病人的一级亲属中患这种病的风险比正常人的亲属高十几倍。鼻咽癌病人也多有患本病的家族史。高低发区的两种居民通婚后生下的后代及混血人发病率低于祖辈,有家族及种族聚集现象,可见鼻咽癌有一定的遗传性,但也与共同的生活因素及环境因素有关。 5、环境污染因素的复杂性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及化学致癌剂也是本病的致癌及促癌因素,其种类繁多而复杂,如长期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工作及生活增加患鼻咽癌的危险性,环境致癌因素的作用机制很复杂,一般认为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6、、不良生活习惯大量吸烟、长期吃咸鱼及腌菜是重要致癌或促癌因素,烟草中含有多种致癌物,吸烟可引起肺癌、食管癌、口腔癌、鼻咽癌等多种癌症。有人报告50%~70%的鼻咽癌与吸烟有关,被动吸烟同样受害。 7、早期症状的隐匿性鼻咽癌早期症状隐匿,自己不易察觉,大约有一半的病人病灶转移到颈部或颅脑内出现了颈部肿块或有了神经压迫症状,才到医院就诊,一旦确诊很快就进入晚期,所以警惕蛛丝马迹的早期征兆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