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胰腺癌的症状有: 1)发热 至少有10%的患者在病程中有发热出现。胰腺癌晚期临床可表现为低热、高热、间歇热或不规则热等。原因可能与癌细胞本身释放的致热源或继发性胆道感染有关。 2)消瘦 体重下降明显的常见胰腺癌晚期症状,90%的患者有消瘦,其特征是发展迅速,考虑与胰液胆汁缺乏、消化吸收功能差、食欲不佳、睡眠、精神负担重以及癌细胞直接作用等相关。 3)黄疸 是胰腺癌晚期患者的重要症状,而阻塞性黄疸是胰头癌的最突出表现,发生率在90%以上。而早期胰体、胰尾可无黄疸。黄疸通常呈持续性且进行性加深。完全梗阻时,大便可呈陶土色,皮肤黄染可呈棕色或古铜色,伴瘙痒。 4)腹痛 上腹部不适及隐痛是胰腺癌晚期最常见的首发症状。腹痛部位定位不清,范围较广。典型部位是中上腹和左季肋部,可向背、前胸、右肩胛部放射。腹痛可表现为钝痛、重压痛、啃咬痛等,多呈持续性,可在饭后加重。 5)神经症状 部分患者可有焦虑、抑郁、失眠、性格改变等表现。 6)消化道症状 包括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便秘或消化道出血等症常有发生,但不具有特异性的胰腺癌晚期症状。 二、外科手术治疗 胰腺癌早期缺乏明显症状,大多数病例确诊时已是晚期,手术切除的机会少。外科治疗需要针对不同病期和肿瘤病灶局部侵犯的范围,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 1)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肿瘤位于胰头,无肝门、腹腔动脉干周围、肠系膜根部及远处的淋巴结转移,无肝动脉、肠系膜上动脉或下腔静脉的侵犯,未侵及或只是局部侵及门静脉,无脏器的转移,可以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2) 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头癌实施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主要条件是:①病变尚未侵犯幽门及十二指肠球部。②无幽门淋巴结转移。此外,恶性程度低的胰头部肿瘤(囊腺癌、胰岛细胞癌、腺泡细胞癌等)也可施行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3)合并血管切除的胰腺癌手术 过去认为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系统受肿瘤侵犯属于手术切除禁忌症,因此,手术切除率比较低。近20年来,随着术前、术后处理的加强和手术操作技术的提高,肿瘤侵犯门静脉系统不再成为手术切除的禁忌症,这种方法明显地提高了胰腺癌或壶腹周围癌的手术切除率。 4)胰体尾部切除术 胰体尾部切除术是治疗胰体尾部肿瘤的常用方法,适应于无远处转移的胰体尾部癌。 5)全胰切除术 胰头癌患者、年龄在65岁以下、手术探查显示病灶属于第I或第II期(无淋巴结转移),可行全胰切除术。 6)不能切除的胰腺癌的手术疗法 (1)胆道引流术 ①胆道阻塞性外引流术 对于年老、体弱、低蛋白血症、胆道感染者,或伴肝肾功能不良,难以耐受胆道内引流术者,可进行胆管或胆囊造瘘外引流术。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②胆囊或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 该手术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并发症少的优点。但术后易发生上行感染,目前临床少用。 ③胆囊或胆管空肠吻合术 是目前临床上经常采用的术式,只要患者身体情况良好,估计可以耐受时,即应将胆囊或胆管空肠吻合术列为首先术式。 (2)胃空肠吻合 适用于有十二指肠梗阻的病例。临床上有以下情况应行胃空肠吻合术:①有十二指肠梗阻的症状或体征。②胃肠X线透视或内镜检查显示十二指肠有狭窄、僵硬、肿瘤浸润。③术中见十二指肠有狭窄、受压。 (3)胆肠、胃肠吻合术 适用于胰腺癌合并梗阻性黄疸,同时有十二指肠梗阻者。 ①胆肠、胃肠袢式吻合术 优点为操作很简单,可一期行胆肠、胃肠襻式吻合术,亦适用于第一次行胆肠吻合,术后发生十二指肠梗阻而再次手术者。 ②胆肠、胃肠Roux -Y吻合术 适用于胰腺癌合并梗阻性黄疸及任何部位的十二指肠梗阻。手术较袢式吻合稍复杂。 三、化学治疗 胰腺癌化疗药物中,有些药物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疗效也会提高,而且还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恶性细胞的耐药性。当然,化疗药物的剂量加大,不良反应也就增加,从这个观点看,似乎不良反应越大,化疗效果越好有一定道理。 但是,有些胰腺癌化疗药物,当超出一定剂量范围后,疗效并不增加,毒性反应则明显增加。此外,随着化疗的辅助用药的进步,药物副作用所带来的问题得以尽可能地解决,例如化疗药物引起的外周血白细胞减少,通过在应用化疗药物后加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白细胞降低的副作用并不明显,而且还能允许化疗药物的剂量增加,使疗效提高;又如大剂量顺铂化疗由于使用了枢复宁这一类止吐药物,呕吐的副作用并不强烈,而疗效比小剂量顺铂明显提高。 四、伽马刀放射治疗 由于一线毗邻关系的特点,对胰腺癌实施根治性普通放射治疗的主要障碍是对肝、肾、十二指肠的保护问题。为了避免肝、肾、十二指肠受到损伤,只能实行组织间近距离放疗和手术中放疗。体部伽马刀问世以来,肝、肾、十二指肠的保护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而且肿瘤能受到较高剂量的照射,所以不能手术或不能耐受手术以及拒绝手术的病例均可选体部伽马刀治疗,并辅以化疗。 体部伽玛刀治疗主要适用于直径<4.0cm的胰腺癌,或为解除梗阻性黄疸行姑息治疗的胰头癌,病人一般情况尚好,KS评分在60分以上。 治疗时宜采用静脉强化 CT扫描,必要时可进一步行延迟扫描,治疗规划用较高的等剂量曲线(60%~70%),尽量避免将肠管规划入照射野,总剂量可给予40~45Gy。 全身伽马刀治疗胰腺癌采用3~5Gy/次,5次/周,肿瘤边缘50﹪剂量线处总剂量45~51Gy的治疗模式是安全有效的,对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可提高局控率和生存率。对可手术的局限胰腺癌照射范围小,有利于局部剂量的提高,有可能获得更高的局控率和生存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五、中医治疗 1)中医有很强的整体观念,往往能从患者全身的特点加以考虑,而不只是局限在癌症病灶本身。中医调理能纠正机体的某些失调,去除肿瘤的复发因素,减少转移的机会;其次,中药对健康细胞的伤害比较小,一般不会因治疗本身的原因对体力产生新的破坏,在癌症好转的同时,体力也会逐渐得到恢复,逐步增强免疫力。 2)中药减轻“三板斧”的毒副作用。手术、放疗、化疗是目前胰腺癌常规治疗的三板斧,中医药的配合可在减轻这三板斧毒副作用上产生特殊的疗效,大幅提高患者的存活期及生存质量。胰腺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如能及时配合中医治疗,扶正固本,改善患者的饮食与睡眠状况,增强患者的体质,那么对防止胰腺癌的复发和转移会大有益处。 倘若在胰腺癌化疗的同时或在化疗后配合健脾和胃、益气生血、补益肝肾、软坚化瘀等中医药治疗,则可以较好地缓解化疗反应,有助于化疗的顺利进行,有些中药甚至还可以提高化疗的疗效;如果在胰腺癌放疗期间及放疗后配合补益气血等中医治疗,对增加白细胞的数量、增强免疫功能均有较好的效果,从而保证放疗顺利进行。 3)中医可扶正祛邪。采用中医治疗胰腺癌,应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所采用的西医治疗手段、不同的治疗阶段以及患者病后的气血盛衰、脏腑功能的阴阳虚实等进行综合分析,再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