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的存活率较低,大部分的患者都难以活到青年时期。我国每年有将近20万先心病患儿出生,加上尚未接受手术的,共有将近200万等待治疗的患儿。对于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学界尚未明了,但有研究发现,母体在妊娠期的身体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患病几率。 研究发现,孕妇在妊娠前三个月内患”风疹”,所产婴儿有较高的先心病发病率,以”动脉导管未闭”和肺动脉瓣口狭窄多见。由于胎儿心脏在妊娠第2—8周发育,此时子宫”感染”病毒就会影响胎儿的心脏发育。因此,孕妇应避免病毒感染,最好在怀孕前注射风疹疫苗。 如何防治先天性心脏病 1、妊娠前检查身边的致畸因素,比如家族中是否有先心病人的先例,住房及工作场所是否新装修、是否吸烟或被动吸烟、是否接触过放射性物质等都与先心病的发生有关。 2、做好妊娠早期的产检。通常在妊娠1个月时,”心脏畸形”就已出现,但很难查出。所以,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很重要。 3、手术治疗。先心病绝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通过治疗多可根治。其中约70%的患儿是简单先心病,约98%的孩子都可手术,风险很低。此外,宝宝出生以后,还可通过心脏彩超来筛新生儿先心病。即便有“漏网之鱼”,等到婴幼儿时期,家长还可以通过细微观察,及早发现先心病的迹象。 如观察孩子是否有”呼吸”急促,吃奶、吸吮是否”乏力”、费劲,是否常因气促而”喘息”,感觉很累,满头大汗;学龄儿童”感冒”后,心脏有无杂音,是否只因轻度呼吸道感染就引发肺炎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