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病已经成为现代老年人的常见心脏病,它的存在给老年人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险。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很好的预防关心病呢?在疾病没有来临的时候,我们尽可能地去预防。但因各种原因,疾病还是来了,那么我们就需要积极了解、积极应对。 冠心病的症状 心悸、乏力、慢性房颤、心慌、心律失常、呼吸困难。 冠心病的疾病症状 冠心病分为隐匿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心力衰竭型(缺血性心肌病)、猝死型五个类型。 最常见的是心绞痛型,最严重的是心肌梗死和猝死。 1、心绞痛是一组由于急性暂时性心肌缺血、缺氧所起的症候群。 (1)胸部压迫窒息感、闷胀感、剧烈的烧灼样疼痛,一般疼痛持续1-5分钟,偶有长达15分钟,可自行缓解。 (2)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前内侧直至小指与无名指。 (3)疼痛在心脏负担加重(如体力活动增加、过度的精神刺激和受寒)时出现,在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数分钟后即可消失。 (4) 疼痛发作时,可伴有(也可不伴有)虚脱、出汗、呼吸短促、忧虑、心悸、恶心或头晕症状。 不同人的心绞痛发作表现不一,多数人形容为胸部压迫感、闷胀感、憋闷感,部分病人感觉向双侧肩部、背部、颈部、咽喉部放散,休息或者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2、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危急症候。 通常多有心绞痛发作频繁和加重作为基础,也有无心绞痛史而突发心肌梗塞的病例(此种情况最危险,常因没有防备而造成猝死)。 心肌梗塞的表现为: (1) 突发时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痛,向左肩、左臂或其他处放射,且疼痛持续半小时以上,经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2) 呼吸短促、头晕、恶心、多汗、脉搏细微。 (3) 皮肤湿冷、灰白、重病病容。 (4)大约十分之一的病人的唯一表现是晕厥或休克。 3、猝死型。 指由于冠心病引起的不可预测的突然死亡,在急性症状出现以后6小时内发生心脏骤停所致。 主要是由于缺血造成心肌细胞电生理活动异常,而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导致。 4、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隐性冠心病)。 很多病人有广泛的冠状动脉阻塞却没有感到过心绞痛,甚至有些病人在心肌梗塞时也没感到心绞痛。 (1)部分病人在发生了心脏性猝死,常规体检时发现心肌梗塞后才被发现。 (2)部分病人由于心电图有缺血表现,发生了心律失常。 (3)部分病人因为运动试验阳性而做冠脉造影才发现。 这类病人发生心脏性猝死和心肌梗塞的机会和有心绞痛的病人一样,所以应注意平时的心脏保健。 5、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 (1)部分患者原有心绞痛发作,以后由于病变广泛,心肌广泛纤维化,心绞痛逐渐减少到消失,却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如气紧、水肿、乏力等。 (2)部分患者从来没有心绞痛,而直接表现为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专家认为中医养生中的经络养生具有化瘀调血的效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按摩方法能够帮助你有效预防冠心病吧。 1、合按内关穴、外关穴 用一个手的拇指和中指放在另一个手上的内关穴和外关穴上,然后两指对合用力按压0.5~1min左右。记得双手要交替进行哦。 功效:安神镇静,和胃理气。 2、掐按足三里穴 这个步骤主要的动作是要结合双手,将双手的拇指指将双手拇指指尖放在同侧足三里穴上,其余四指附在小腿后侧,适当用力掐按0.5~1分钟。双下肢交替进行。 功效:补脾健胃,调和气血。 3、揉按三阴交穴 将左(右)下肢平放在对侧膝上,右(左)手拇指指腹放在三阴交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双穴交替进行。 功效:交通心肾,宁心安神。 4、预备式 取坐位,腰微挺直,双脚平放与肩同宽,左手掌心与右手背重叠,轻轻放在小腹部,双目平视微闭,呼吸调匀,全身放松,静坐1~2分钟。 5、按揉大椎穴 将右手中指指腹放于大椎穴上,食指、无名指、小指等附于穴位旁,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功效:振奋阳气,通络镇痛。 6、拿捏肩井穴 用一手拇指与食指、中指对合用力拿捏对侧肩井0.5~1分钟。双肩交替进行。 功效:放松肌肉,活血通络。 7、捏腋前 将一手拇指放在对侧腋前,其余4指放在腋窝下,对合用力捏拿腋前肌肉0.5~1分钟。双侧交替进行。 功效:活血通络,疏经止痛。 8、摩揉膻中穴 将右手掌掌根紧贴膻中穴,适当用力顺时针、逆时针摩揉0.5~1分钟。以局部发热为佳。 功效:宽胸理气,清心除烦。 9、团摩上腹 将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右手掌心放在上腹部,适当用力作顺时针环形摩动0.5~1分钟。以上腹部发热为佳。 功效:中医养生宽胸理气,健脾和胃。 10、分推肋下 将双手四指并拢,分别放在同侧剑突(胸部正中骨头的下端)旁,沿季肋(胸腔下缘)分推0.5~1分钟。 功效:调中和胃,理气止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