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期发现 (1)重视癌前病变的预防与治疗,重视一些致癌、促癌因素的预防。对患有各种慢性肺炎、肺结核病的病人应引起重视。 (2)进行肺癌普查,尽早检查,发现小的、局限无转移的肿瘤病灶。 (3)教育群众对肺癌癌前病变与肺癌临床表现有所重视,以便及时就诊。 (4)提高基层及综合医院对肺癌的诊断水平,有转诊制度及意识,减少误诊。 2、早期诊断方法 (1)对可疑对象进行反复、多次痰脱落细胞学检查。 (2)对可疑对象进行肿瘤标志物等检查。如:CEA、血清电泳致因子、血清唾液酸测定、神经烯醇化酶、粘蛋白1抗原及神经细胞粘附分子等。 (3)X线胸片及CT、MRI等检查,对肺癌的早期诊断有极重要的价值。 (4)纤维支气管镜及组织细胞学检查对中心型肺癌有意义。 (5)重视肺外症状的出现,如:杵状指、贫血或血细胞升高、肥大性骨关节病及近期出现内分泌失调的表现。 (6)肺癌单克隆抗体诊断的早期应用,有利于肺肿瘤的定位诊断。 (7)条件允许的医院,应对可疑对象进行与肿瘤相关的癌基因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