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全身代谢紊乱性疾病,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相对或绝对分泌不足,使机体不能适当地利用糖和储存糖,导致高血糖状态,从而引发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属于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据统计,糖尿病患者中约1/3患有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寿命,并带来了高额的医疗费用。目前,糖尿病肾病还无较好的治疗方法,因此,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尤为重要。 糖尿病肾病的分期及临床表现 第一期:肾小球滤过率(GFR)增高,大于120ml/min甚至可达到150ml/min;尿蛋白排泄率正常,应激时(运动、血糖控制不良、发热、高血压)增加;肾活检肾脏体积增大;血压正常;见于糖尿病的发病初期。这些反应在经严格控制血糖和接受胰岛素治疗几周到几个月以后可以恢复正常。此期临床无特殊表现。 第二期:肾小球滤过率(GFR)增高或接近正常水平;尿蛋白排泄率(UAE)正常,剧烈运动后可增高;肾活检’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加;血压正常;此期也可逆转。临床仍无特殊表现。 第三期:又称为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或升高;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24小时尿微量白蛋大于30mg(或20ug/min);肾活检肾小球和肾小管基底膜增厚,肾小球和肾小管上皮细胞肥大,系膜基质增宽,小动脉壁玻璃样变;血压可轻度升高,但仍在正常范围。5~7年后进入第四期。 第四期:为明显的糖尿病肾病,也称临床糖尿病’肾病期。此期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尿常规可检测出尿蛋白,尿蛋白定量大于0.5克/24小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并伴高血压。如果不很好地控制血压,肾小球滤过率会以平均每月每分钟下降约1~1.22毫升的速度不断恶化,使患者会在5~8年内发展为末期肾衰竭。肾活检提示肾小球硬化。此期即使经严格治疗也不可逆转。 第五期: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压明显增高,尿蛋白并不像其它原因所致肾脏疾病那样到了肾功能衰竭晚期会下降,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可达10ml/min以下,尿素氮及肌酐升高,水肿及高血压进一步加重,出现低蛋白血症。 糖尿病肾病早发现 尽可能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尽可能早地控制好糖尿病是糖尿病肾病防治的关键。所有的糖尿病患者病程超过5年以上者,要经常查肾功能、尿蛋白定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并注意测量血压,做眼底检查。有条件时,应做尿微量蛋白测定和β2-微球蛋白测定,以早期发现糖尿病性肾病。如果尿微量白蛋白增加,要3~6个月内连测3次以确定是否为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