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献虽然无鼻咽癌的记载, 但本病的临床表现与中医学中的“鼻渊”、“上石疽’等病症类似。其病因多为肺热、热毒、痰结、血瘀、津亏等, 治疗上以清热解毒, 除湿化痰, 理气活血, 养阴生津, 软坚散结等原则配合放射治疗, 一方面促进局部病灶的微循环, 改善因放疗而导致的无氧代谢, 从而提高了放疗的疗效。总之, 鼻咽癌病灶的治疗, 侧重于放射治疗, 而人体全身情况的调整, 以及放疗中的毒副作用, 侧重于中医药治疗。;鼻咽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鼻咽癌的治疗, 目前仍然推行综合治疗, 而中医药辨证分型治疗配合放疗仍是治疗手段之一。 说明中医药配合放疗具有明显的优势, 中药的养阴生津、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的药物, 如玄参、野菊花、生地、漏芦、川芎等, 既能减轻炎症水肿, 并有抗肿瘤的作用, 从而改善放疗所导致的全身和局部的毒副作用, 增强体质, 延长生存期, 提高生存质量。以上各型方药, 水煎服, 每日一剂, 每日三次。 气血凝滞型: 临床表现头部胀痛或刺痛麻木, 耳内闷胀, 鼻涕带血, 鼻咽部肿块暗红,胸胁胀痛, 情绪抑郁, 口干口苦, 舌质暗红有瘀点、斑, 苔白, 脉弦涩。治予理气活血、祛瘀散结。药用: 当归、川芎、丹参、泽兰、红花、莪术、三棱、石见穿、三七、柴胡、王不留行等。 津亏热结型: 临床表现鼻咽部干燥, 灼热疼痛, 形体消瘦, 两颧发红, 肌肤干燥, 五心烦热, 大便干结, 舌红少苔或有裂纹无苔, 脉弦细数。治予滋养阴液、清热散结。药用: 玄参、浙贝、花粉、麦冬、桔梗、沙参、生地、枸杞、天冬、知母、地骨皮等。 痰湿结滞型: 临床表现头重或闷, 鼻寒流涕多或涕中带血, 颈部包块坚硬, 胸膈满闷,咳嗽痰多, 呕恶纳差, 舌淡苔白厚腻或黄腻, 脉滑数。治疗化痰除湿、开郁散结。药用: 苡仁、猪苓、制南星、白芥子、茯苓、炙僵蚕、白术、川浙贝、郁金、威灵仙、法夏等。 热毒郁结型: 临床表现头部胀痛或颈部包块, 其痛剧烈, 痰涕黄稠或带血、污秽腥臭,耳鸣耳聋, 鼻咽部癌肿溃烂, 面赤烦燥, 尿黄便结, 舌红苔黄, 脉弦数。治予清热解毒、解郁散结。药用: 野菊花、蒲公英、银花、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玄参、虎杖、皂角刺、夏枯草、漏芦、山慈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