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健康之路》节目《说文解字话节气・雨水》。
雨水水至,润物无声。此时要注重哪些健康问题?适合吃什么?中医专家为您深入解读节气养生的奥秘。 专家信息:张其成教授、鲁艺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 雨水时节易感冒,巧用食材显疗效:雨水节气,春意渐显。此时空气湿度上升,但气温还没大幅回暖,形成了又冷又湿的“倒春寒”现象。 在北方,需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冒。而在南方,雨水节气期间降雨量增加,湿气加重。这段时间要特别注意腿脚的保暖,保护好关节和经络,以防受凉。 这个时候的感冒特点是风寒夹湿,常表现为恶寒、发热、怕冷、打喷嚏、流鼻涕,并可能伴有脾胃不和的症状,类似胃肠感冒。 中医推荐饮用苏叶生姜茶,既能祛散体表风寒,又能和胃化湿,减轻胃肠道不适。 雨水养生好食材,新鲜爽口解烦忧:雨水节气适合吃春笋,它性味甘苦偏凉,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等多重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春笋富含钾元素,且低糖低脂,非常适合“三高”人群食用,有助于降低血压。同时,其丰富的纤维素能提供饱腹感,适合减肥人士,并能促进肠道蠕动,缓解和预防便秘。 注意: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多吃竹笋。 雨水节气要疏肝,经典名方效果好:雨水时节,要让肝气舒畅条达。 肝气郁滞可能导致两胁胀满、大便不畅、嗳气、善太息、月经不调、偏头痛、情绪不畅、消化不良等一系列症状。 经典名方四逆散,以柴胡为君药,搭配芍药、枳实、甘草,共同发挥疏肝解郁、调和气机的作用。日常养生可以用简便的代茶饮,茉莉花香气馥郁,能疏肝理气、止痛,改善胃痛、消化不良等症状。而青皮则能疏肝理气、散结止痛。注意:气虚人群不建议长期用青皮。如果体质虚弱,可用柠檬替代青皮,同样能达到疏肝理气的效果,且味道更加清新温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