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痛是临床极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涉及的范围很广,许多内外科疾病都可引起腹痛。因为小儿的表达能力差,加之体征表现又不典型,故容易延误病时,同时,也给鉴别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对小儿腹痛,必须做到详纽询问发病经过、腹痛性质和伴随症状,耐心检查疼痛部位及有关体征,并密切注意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协助医生尽早做出正确地诊断。 现代医学认为腹痛多由器官病变所致,功能性腹痛常因单纯的胃肠痉挛引起,如消化不良,蠕动紊乱,过敏性肠痉挛等;器质性病变腹痛持续时间较长,而且时间和部位固定不变,有压痛,肌紧张。如阑尾炎、肠梗阻、消化性溃疡等。有些器质性病变常以肠痉挛为诱因,如肠寄生虫,肠炎的粘膜病变,肠粘连以及腹部肿物等,均可由肠蠕动或暂时痉挛引起腹痛,并阵发性增剧。 中医认为,本病为内外病因所伤,六淫侵袭,乳食停滞和脉络瘀阻引起气机壅遏,径脉失调。 治疗小儿腹痛的常用推拿按摩穴位及手法 揉外劳宫3分钟,揉一窝风2分钟,摩腹1分钟,揉神阙1分钟,揉中脘1分钟,揉足三里2分钟。 小儿腹痛推拿按摩随证配穴 (1)伤食腹痛 表现:食入疼痛加重,腹胀而满,拒抗按压,面色黄,不愿吃饭,有时呕吐酸水,大便干或便出不消化食物残渣,舌苔厚,脉滑数。 治法: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推拿配穴:清胃3分钟,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2分钟,清补大肠3分钟。 (二)虚寒腹痛 表现:腹中疼痛较轻,得温则舒或疼痛缓解,得寒或受凉加重,喜热饮,喜俯卧,面色黄而发青。 治法:温中散寒止痛。 推拿配穴:推上三关3分钟,顺揉天枢2分钟,拿列缺2分钟。 (三)湿热腹痛 表现:腹胀拒绝按压,胸闷,纳呆,口渴不欲饮,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利湿热。 推拿配穴;清大肠2分钟,揉神阙2分钟,揉中脘2分钟,揉天枢2分钟,退下六腑2分钟。 (四)气滞腹痛 表现:脘腹胀满,走窜不定或引起腹部两侧疼痛,胸闷暖气,脉弦,舌苔薄。 治法:舒肝理气。 推拿配穴:摩腹1分钟,分腹阴阳1分钟,揉神阙1分钟,揉天枢1分钟,推四横纹2分钟,揉足三里1分钟。 (五)瘀血腹痛 表现:痛如针刺,痛有定处,固定不移或触之有块状物,推之不动,按之疼痛加重,有时昼轻夜重,口唇色暗,舌有瘀斑,脉来细涩或弦滑。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推拿配穴:平肝2分钟,清补脾2分钟,揉三阴交2分钟,摩腹2分钟。 (六)虫扰腹痛 表现:脐腹周围疼痛,时痛时止,往来上下,痛时便高声啼叫,口喜吐涎及清水,且多在饭前疼痛。 治法:安蛔驱虫。 推拿配穴:揉脐(神阙)2分钟,揉神阙2分钟,揉天枢2分钟,拿肚角1分钟,揉一窝风1分钟,捣小天心1分钟,顺运八卦、推四横纹各1分钟。 腹痛临床最为多见,在急诊中也经常遇到。其病因较多,但难以诊断,所以要根据具体情况,尤其要排除外科疾病引起的腹痛,方可推拿治疗。 小儿腹痛的预防护理 (一)注意饮食,不能饥饱无度,少吃冷食和不易消化食物及不干净食物。 (二)用热水袋敷脐,或把食盐炒热,用布袋装入毛巾包裹敷脐上。 (三)虫症引起腹痛要及时驱虫。 (四)经常推揉中脘、神阙、外劳宫、一窝风预防腹痛。 (五)保护腹部,切勿受寒受湿。 (六)发现腹痛及早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