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大多患者都喜欢自己吃药解决。根据中医的理论,便秘应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辨证分型论治,因此,选择常用的中成药时也大有学问。 慢性便秘:中医辨证选药护理好 便秘大致分为以下五型,用药各不同: 1、肠道实热型。 表现:大便干结、腹胀腹痛、面红心烦、口干口臭。 药物:应清热祛积、泻下通便。 2、肠道气滞型。 表现:大便干结、不畅,有便意却排不出,伴胸胁闷胀、疼痛。 药物:治疗时应顺气导滞、理气通便。 3、脾虚气弱型。 表现:便干如栗,上厕所时努力排便却没有力气,伴有汗出、气短,便后疲乏,肢倦懒言。 药物:治疗上应补中健脾,益气通便,可使用便秘通口服液。 4、脾肾阳虚型。 表现:小腹冷痛、小便清长、四肢不热、喜热怕冷、腰脊冷重。 药物:在治疗上应健脾补肾、温润通便。 5、津枯血少型。 表现:大便干结呈球状,口干少津,形体消瘦,颧红,手足心热;或面色淡白无华,心悸健忘,头晕目眩。 药物:治疗上应滋阴补肾,养血润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