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脑出血:走出对脑中风认识的误区

2018-5-28 15:05| 发布者: 安康养生视频| 查看: 932| 评论: 0

眼下脑中风患者又成为急诊科的“主角”。脑中风是卒中的俗称,又称“脑血管意外”,大致分为两类:缺血性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出血”性卒中,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分为”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出血患者通常突然起病,在几分钟至数小时发展达高峰,部分患者经24~48小时缓慢进行,出血严重的患者发生”头痛”、”呕吐”后,短时间内进入”昏迷”状态。较轻的患者可能在头痛、”头昏”后,先发生肢体的”瘫痪”,逐渐产生或不产生意识障碍。

少数患者可能没有头痛症状,仅有头晕或头部不适感。脑出血30天的死亡率为35%~52%,且半数的死亡患者发生在发病的前两天,大多患者有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和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在情绪激动、用力、骤然停药、大量进补、饮酒等应激情况下诱发。

脑中风虽是常见病,但是,不少人在认识上还存在着许多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误区:中风肯定会留下偏瘫的后遗症部分中风患者会遗留偏瘫或肢体无力的后遗症,但随着医学技术的提高,恢复患病前状态的患者比例在增加,特别是早期就诊者完全康复的几率更大。只有偏瘫了才是中风确实,偏瘫是中风的常见临床表现,但也须警惕除偏瘫外的其他中风表现。

一般认为,对原有高血压、高血脂或高血糖的老年患者,出现下列表现者应高度怀疑中风:单眼视物不清或眼前发黑;偏身麻木、乏力、甚至瘫痪;流口水、舌头发硬发麻、口齿不清;眩晕、恶心、呕吐和走路不稳等;

一过性的意识不清或嗜睡;新发头痛或原有头痛的性质发生改变,由阵发性发作变为持续性不缓解,头痛剧烈,可伴有恶心、呕吐;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

标签:
肿瘤
糖尿病 健康 养生
科普视频

QQ|田园网安康养生

GMT+8, 2025-5-5 01:49

田园养生网 X3.5

© 20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