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田园养生网 首页 心脑血管 脑卒中 查看内容

夏季老人应谨防热中风 睡前一定要饮水

2016-12-10 20:32| 发布者: 安康养生视频| 查看: 649| 评论: 0

眼下正是盛夏高温季节,医生提醒,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症的老年人应摒弃“中风在寒冷季节才会高发”的观点,当气温上升到32℃以上时,脑中风的发生率将大幅上升,夏季高温应谨防“热中风”。

夏季人体出汗较多,而老年人体内水分较少,夏天身体容易缺水。身体缺水会使血液黏稠,对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症或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来说,这会使输向大脑的血液受阻,增加中风的发生几率。

医生提醒,预防中风首先要重视高血压、高血脂症等易引发脑中风的病症,合理安排夏日生活,注意劳逸结合,多吃能软化血管和降血脂的食物,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压药、降脂药。

夏季老年人还应避免过度贪凉。老年人的血管大多硬化,忽冷忽热的气温易使其发生意外。因此,使用空调时室内外温差以不超过8℃为宜。同时,及时补水,防止血液黏稠出现血栓,引发中风、心绞痛等病症。对于有过中风史的老年人来说,一旦出现头昏、头痛、半身麻木、频频打哈欠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夏季午夜应谨防中风

夏天也是中风(特别是缺血性脑中风)的高发季节,每年此时都有不少老人被脑中风夺去生命。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在闷热的夏季要注意室内多通风,适当增加饮水量,以防血液黏度增高而引发缺血性脑中风。

专家提示,当气温升至32℃以上时,人体大量出汗,血液黏度增高,对于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来说,极易诱发缺血性脑中风。闷热的夏季也是脑梗的高发季节,而凌晨4点至6点则是缺血性脑中风发病的危险时段。

研究认为,人体经过夜间长时间的睡眠,其间没有任何液体的补充,清晨血液黏度达到高峰,所以老年人容易在凌晨发生脑梗。因此,为减少发生脑梗,建议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最好在睡前喝些水,使血液得到稀释。此外,常见病人在清晨起床时出现中风的现象,因为起床过快,一下站起来,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容易脑缺血、心肌缺血。所以,老年人醒来后不要马上起来,在床上躺半分钟,慢慢坐起半分钟,在床边两腿垂下再坐半分钟,然后才起来。

标签:
肿瘤
糖尿病 健康 养生
科普视频

QQ|田园网安康养生

GMT+8, 2025-5-3 02:55

田园养生网 X3.5

© 20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