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宫颈糜烂会发生癌变 有大量数据证明,有宫颈糜烂的妇女,宫颈癌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宫颈糜烂者,毕竟宫颈糜烂后人的抵抗力下降,确实比较容易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最终发展为宫颈癌。但在临床上,医生们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患者的宫颈很光滑,看起来跟正常人无异,没有任何宫颈糜烂的特征,但结果一查却是宫颈癌。 所以现在很难说,宫颈糜烂的妇女就一定会得宫颈癌,而无宫颈糜烂的妇女就不容易得。边爱平说,考虑到宫颈癌近些年发病率逐年升高,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建议有性生活史的女性,不管是否婚育,都要每年做一次排癌检查。即使是长期没有性生活的离异或单身女性,也要高度重视排癌检查。 误区二:治疗时用大量冲洗液冲洗阴道 专家并不建议患者在治疗宫颈糜烂时,自行使用一些消毒、杀菌、止痒、消炎类的洗液来冲洗阴道。因为经常使用较高浓度的消毒药液冲洗阴道,可造成不同程度的阴道和宫颈上皮损伤,并不利于宫颈糜烂的治疗。 考虑到不少宫颈糜烂患者同时还伴有不同程度的阴道炎,医生在治疗时,更注重恢复患者自身的抵抗力及自洁系统,一般不会让患者使用大量刺激性的阴道冲洗液来冲洗阴道。不恰当的治疗只会使病程延长,加重病情。 误区三:少女与宫颈糜烂不沾边 宫颈糜烂是宫颈炎最常见的表现,分轻度、中度、重度。重度糜烂的表现是乳头状、增生型的糜烂,轻度糜烂则是轻微的浅表性颗粒型糜烂。假性宫颈糜烂主要是由于体内雌激素过高导致宫颈管柱状上皮外移到宫颈造成,表现与轻度糜烂非常相似,经验不足的医生,用肉眼几乎很难区别。假性宫颈糜烂患者并不少,特别是青春期少女、妊娠期女性、经常服用避孕药及人流手术后的女性多见,因为她们体内雌激素较高,因而导致出现“宫颈糜烂”的假象。 假性宫颈糜烂只要排除炎症的原因,就不需太紧张和过多治疗。对于上述所说的高雌激素人群,通常只要激素水平恢复到正常,症状就会自动消失,但应定期做宫颈的基本检查,以防漏诊误诊。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可在停药3个月至半年后做检查;青春期少女可半年检查一次;妊娠期女性在产后3个月后做检查。 误区四:宫颈有炎症用抗生素治疗 宫颈糜烂看似有炎症,但使用抗生素治疗其实是一种误解,抗生素只对淋菌感染、病原体感染等急性炎症适用,而对于轻度糜烂的疗效非常小,过多使用反而会造成抗生素耐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