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0 M' p8 e0 P, b# ~4 h, c 吃螃蟹是个技术活儿,吃法复杂又费时,需要多次学习演练;大快朵颐之余,还难免十指沾腥。在电视台做食蟹话题时,外国朋友颇不理解,中国人为什么那么执着于吃螃蟹。有些饮食研究者甚至推测,是因为中国自古食物匮乏,大块肉难以获得,于是人们不得不利用螃蟹腿里这些边边角角食用困难的碎肉。7 g9 ]( r u) b& }! i H
* }' `% r3 w A P, y8 s 从生态角度来说,这种可能性的确存在,因为对中国人来说,确实没有什么动物不敢吃,不能吃,不善吃的。“吾们实在为地球上唯一无所不食的动物…”(林语堂)但是这种说法一向被中国的文人们所鄙夷不屑。因为在我们这个美食之国,文人墨客达官贵人都以做个美食家为莫大荣耀。食蟹饮酒赏菊斗诗的乐趣,为吃螃蟹精心制作“蟹八件”的精细,绝非饿得半死的贫者的追求,而只有食物丰足的人,才有那种雅兴。
0 o/ i+ e) @2 G& h3 t% D
2 g A2 t" i8 I8 y r 不过,说来说去,螃蟹到底有多高的营养价值呢?+ c$ m2 B* R& S" B
! T; l! | V9 {6 D 大部分人只听说过“高蛋白”的传说,其他大概都语焉不详了。它的蛋白质,真的有那么高?2 ^* m. d( I4 d5 ^9 d
5 ^4 h, n$ y) J2 s: T( v- m
按各食物成分表的数据,螃蟹的确算是一种高蛋白的食品。: z: e, u; T$ J6 w
$ x: J$ [8 A; }
按鲜重来算, 100克蟹肉中的蛋白质含量大约是15%-18%。这个数值看起来,还不如鸡肉、牛肉的20%高,但细算起来却不然。因为蟹肉的水分含量特别高,脂肪含量特别低,所以 如果按照干重计算,它的蛋白质含量相当可观,占干重的70%~90%。这个高度,可是其他食物很难达到的。
# R% z" e& F$ v8 J- e9 V1 W2 w) V" e5 O& ^
黄豆说它高蛋白,鸡肉笑了。
/ e& U# B6 m* e8 p0 F6 y, y1 b6 y
5 |+ e* {6 Z$ |* l0 q4 {5 u& t 黄豆中的蛋白质约占干重的40%,而去皮鸡肉中的蛋白质最多可达干重的70%,如 鸡胸肉就是日常高蛋白食品的典范。
{6 b. x, H- M: `' U* K8 k& H2 b* y' K4 X2 j; H( Y9 ?6 z! G
鸡肉说它高蛋白,螃蟹笑了。7 Q$ S H7 Z# t( A. M/ L
}, ]/ O+ H. A2 V$ ?! Z 按美国食物成分数据库的数据,海蟹肉中的蛋白质含量约为18%,而水分含量约80%,按干重计算,蟹肉的蛋白质含量高达90%。 即便把蟹黄等部分都算上,蛋白质占干重的比例也高达70%以上。2 v0 B2 I9 f. T+ q3 w3 H
M+ g0 X, O4 p 所以说,如果大量摄入蟹肉,对消化道里的蛋白酶的需求就会很大。. H& E4 B$ Q- h6 D4 K4 |8 a
2 s7 I I. A2 B( ?' V2 f& R
如果平日蛋白质食物吃得少,蛋白酶工作不太给力, 突然吃进去大量蟹肉,对消化系统来说会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 O8 n9 x; T% q, M) q, U& ~
/ r, s- L# d3 M% n% m7 ]" Q% V 蟹肉中含有 较为丰富的镁元素,钙含量也很高。比如说,河蟹中的钙含量超过牛奶中的水平,有的品种能高达200mg/100g以上。0 Y+ t, o4 ~) h* m! t. x& D
7 @. @2 }: `7 }
此外,蟹的 锌、硒、碘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也相当高,特别是硒元素,远远高于普通肉类的水平。6 m9 z- _) L! o$ m% w
7 Q X6 }: } [! j" i* W4 k* j 蟹肉中的 胆固醇含量高于肉类,接近肝脏等动物内脏的水平。其中蟹黄的胆固醇含量高于蟹肉。尽管人们吃鸡蛋的时候总是对胆固醇十分顾忌,但吃蟹的时候很少有这种担心,也几乎没有人愿意放弃那美味的蟹黄,或许是因为美食当前无所畏惧的缘故吧。3 j; o+ q4 i# H6 L$ U
1 W1 F4 x* @, v q5 | 说到这里,人们可能就会对螃蟹的整体营养特性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高蛋白,低脂肪,没有淀粉。胆固醇高,维生素A丰富,钙多,镁多,硒碘多,维生素B1少,没有膳食纤维。- [; g" b& F; H$ @1 }+ L, d
" S& R: R) p* c L2 ?/ ~9 S1 V
这样的食物,如果拿来当饭吃,会怎样?
: g2 I0 v; l2 |- `- F0 v) _, z* }5 h4 S7 @2 j4 X2 i
可能会有朋友说:* f7 A6 d4 g- l4 M- m) ]
2 h& K U H/ q; M) M 谁会拿螃蟹之类的河鲜海鲜当饭吃?别说,这种人还真有。沿海居民,晚餐时吃点鱼虾蟹贝,加点蔬菜,再喝点小酒,并不是稀罕的事情。7 k/ F" d2 x" |7 B$ d; ^
- V0 I0 B. Y! v, ]7 n# w/ ~, c
即便内陆居民,偶尔有个大吃海鲜河鲜的机会,也绝不能放过,总抱着“让我一次吃个够”的道理,恨不得扶墙进扶墙出,哪里还能先吃一碗米饭,再慢悠悠地招呼螃蟹虾贝们?2 _/ i0 a2 Y" j5 r& I2 n' E4 g
" J0 Z: }1 t# b$ u5 r 不过,这样吃的结果,往往是提前饥饿,身体变瘦。3 [7 L5 }& r2 T* R3 p
9 Z( B1 h3 m! h7 A6 H$ N: Z 这是因为
2 V. n: s/ }' p5 T3 E, K$ Z* O& g, d2 \/ [& |7 i
螃蟹、虾贝之类的水产品,脂肪特别少,水分比较大,含能量是比较低的,但高蛋白食物在短时间内产生的饱感却比较强。即便吃两斤螃蟹,去壳之后的纯肉只有8两多,大约400克,含蛋白质60-70克,能满足一个成年男人一天的需要量,含能量却只有400千卡左右,和一个男人晚餐通常的食量(800多千卡)相去甚远。 加上一点蔬菜,也都是低能量食物。再加上蛋白质具有很强的热效应,其中30%的能量还会变成热量发散出来,实际被身体所利用的就更少。
6 ~- K! a0 z" ~1 o
& G" X/ j0 s# t4 B# _ 所以我们就能够理解,很多人不吃饭而大吃海鲜河鲜,当时觉得挺饱,过两三个小时就觉得饥饿。
& h# `) E0 t5 h" @# M' j
4 u4 N- C/ b) F 上次去深圳,一位中年男士就问我,如何才能增肥呢?我吃得不少啊,但总是这么清瘦。8 B0 j5 b1 t0 i/ Z! p% D
, w$ F9 q3 p/ g* y& S4 n: B- C 除了他工作操劳之外,我个人推测,很大程度上,和他的饮食习惯有点关系。他热爱海鲜鱼类,晚上基本上不吃主食,以水产品当饭。因为担心喝啤酒配海鲜或水果有害健康,只喝几小口白酒,再吃几口蔬菜。按这样的吃法,自然不太可能长胖。: J# i+ I% l* S2 e- B9 ^, t
, ?* d- k5 s( \ p8 Q+ w
如果在吃海鲜河鲜的同时配合一些米饭或粥,既不容易发生蛋白质过量的问题,又不会在食后感到饿。因为有了淀粉的“稀释”,蛋白质不会那么密集地进入胃肠,也不会过多地作为能量被浪费,同时又减轻了消化道和肝脏、肾脏的负担,能让身体感觉更舒服、更轻松一些。
( N0 S+ c$ B7 p! _! x% R7 v* U* n1 x9 ~9 D' e
所以,无论是螃蟹、虾、贝、各种美味鱼类和瘦肉,都不适合当饭吃。 按我国膳食指南的推荐,每天的水产品合适数量是75-100克,换算成螃蟹来说,大概最多可以吃250克河蟹。
, f/ ~0 u8 b3 e7 r. _: C
3 p. ?+ |7 U F5 u2 c. {0 Q+ y 无论螃蟹多么美味,也不能一顿三四个大闸蟹,把它仅仅当成一道菜,配合其他食物一起享用,才是最明智的。若真的讲究养生,还是要遵循“五谷为养”的原则,哪怕吃半碗主食,也比单吃海鲜河鲜要有利于健康。; A2 \1 Q9 ~3 g! Y6 _3 t. N
0 @1 e" m/ B& U+ E2 H 有些需要减肥的人可能会开心地想:又能美食,又能减肥,天下还有这么好的事情?
8 T% G/ T9 w0 @7 F5 C" w/ i
Y/ P" z+ \6 F8 g 十全十美的事情当然不会有。因为海鲜河鲜们的麻烦也不少。
4 e7 _) }6 U+ U) H" L1 m. D9 \- U; Y: @+ ?
首先,如果三天两头如此大快朵颐,还有可能招来痛风的大麻烦呢。研究表明,海鲜河鲜的摄入量和痛风风险之间有密切关系;其次,如果消化系统不够坚强,还容易引来腹痛腹泻、细菌性食物中毒之类的麻烦。这些安全问题,咱们今儿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懂的......
, h, Q3 p2 j/ x
9 u" F0 s0 I/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