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田园养生网 首页 养生堂 查看内容

《养生堂》沈珠军,钱浩,非典型心梗信号,典型心梗症状

2025-8-18 12:17| 发布者: 田园网| 查看: 49| 评论: 0

2025年8月18日北京卫视节目文字笔记。北京协和医院心脏专家沈珠军、钱浩为您带来的《容易被忽略的心梗信号》。

做了那么多心梗的科普,为什么突发心梗的人还那么多?因为很多人都不知道,除了典型的心梗信号以外,还有很多不典型的心梗信号,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年轻人,各有不同,很容易被忽视。今天,我们就来一次心梗信号大起底,把这些容易被忽视的信号都揪出来,再送上北京协和医院心脏专家的权威自救手册,让大家心里有底。

先来说说年轻人的心梗。35 岁的王先生,工作繁忙,经常熬夜加班,还特别喜欢抽烟。有一天,他正在办公室赶方案,突然觉得胸口一阵压榨性的疼痛,还伴有恶心、呕吐。他以为是胃病犯了,就吃了点胃药,可疼痛非但没减轻,还越来越严重,还开始呼吸困难。王先生这才意识到事情不对劲,赶紧打车去了附近的北京协和医院。幸运的是,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王先生脱离了生命危险。

从王先生的经历来看,年轻人的心梗有这些特点:一是症状不典型,容易被误诊。像王先生一开始就以为自己是胃病,结果差点耽误了大事。二是诱因多样,年轻人工作压力大,长期熬夜、过度劳累、大量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成为心梗的导火索。三是病情凶险,由于年轻人的心血管自我调节能力较强,一旦发生心肌梗死,机体的代偿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往往病情发展迅速,更容易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再看看老年人的心梗。赵阿姨今年 65 岁,身体一向还算硬朗。有一天,她突然觉得胸口闷闷的,有点不舒服,但也不是很疼,她就没当回事。结果,这种不舒服的感觉一直持续了一天,赵阿姨还是坚持不去医院,想着忍一忍就过去了。直到第二天,赵阿姨的症状越来越严重,家人实在不放心,强行把她送到了医院。医生检查后发现,赵阿姨是急性心肌梗死,好在送医还算及时,经过治疗,赵阿姨的病情逐渐稳定下来。医生都感叹,阿姨活下来真的很幸运!

老年人心梗的特点也很明显。首先,无痛性心肌梗死多见。约 40% 的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是无痛的,这是因为老年人神经系统功能减退,对疼痛不敏感,或者是被严重并发症所掩盖。其次,疼痛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咽痛、牙痛、上腹痛、背痛或颈部疼痛,很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此外,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脑循环障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与休克的情况也比较多见,再次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较高,心电图改变还可能不典型。

还有一类特殊人群,就是糖尿病患者的心梗。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病变,对疼痛的感觉不敏感,心梗发生时可能没有明显的胸痛症状,而是表现为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其他症状。而且,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往往比较严重,一旦发生心梗,病情发展迅速,容易出现心衰、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同时,糖尿病患者还容易并发其他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血脂、慢性肾病等,这些疾病会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和治疗难度。

无论是典型症状的,还是非典型症状的心梗,发作时都需要尽快赶到正确的医院进行救治!方法步骤正确与否,往往就是生与死的区别!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心脏专家的心梗自救手册:

快速识别心脏预警信号:典型的缺血性胸痛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烈的压榨性疼痛,一旦疼痛时间超过 10 - 20 分钟就要引起高度关注,疼痛部位多向左上臂、下颌、颈部、背或左肩部放射,此时含服硝酸甘油不能完全缓解胸痛症状。但有些患者可能胸痛的症状并不典型,而是仅出现牙痛、胃痛、恶心、腹痛等上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发病时出现精神差、乏力、皮肤苍白、全身发冷、出虚汗等虚脱表现,此时也不能掉以轻心,不能自我诊断为 “胃病”“牙龈发炎” 等,需要由医生判断是否为心梗。

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心梗患者来院的方式多种多样,多数患者的来院方式为坐公交,骑自行车,自驾等,与以上这些来院方式相比,更推荐选择救护车来院。因为救护车不仅能缩短到院时间,还能在院前完成心电图、早期诊断判别、早期使用抗栓药物、及时送到能进行急诊介入处理的医疗服务机构,以减少患者的就医时间,改善预后。当我们拨打 120 时要牢记这三个 “W”:“where”,告知具体位置,越具体越好,如果在家,应具体到门牌号;在外突发胸痛,不仅需要告知所在街道,对于附近标志物的描述也有利于救护车及时赶到;“what”,告知胸痛症状及部位,沟通时尽量保持镇静,简要说明症状持续时间、疼痛性质及部位;“wait”,等待中不要自行挂断急救电话,如遇突发情况,可以在急救人员的指导下开展救助。

减少任何体位活动变化:怀疑心梗后应第一时间采取卧位或任何舒适体位休息,停止一切体力活动。等待 120 的救援中应呼吸缓慢、深大,以减少心肌的耗氧量,减轻心脏负荷,避免缺血范围扩大。诸如下楼梯、在房间内反复踱步、大粗喘气等活动都会影响患者的心肌供血情况。待患者进行院内处理、开通病变血管,并且渡过急性期之后,再逐渐恢复日常活动。

避免多次服用硝酸甘油:反复、长期胸痛的患者家中可常备硝酸甘油等缓解胸痛症状。硝酸甘油可以舒张周围血管,减小外周阻力,减轻心脏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进而缓解心前区的不适症状。在使用的过程中应 1 次舌下含服 0.5 - 1 片,每 5 分钟最多可含服 1 片,直至疼痛缓解,但如果 15 分钟内已经含服过 3 片后,疼痛依然存在应立即就医。如患者在含服硝酸甘油之前已经出现头晕、乏力、出虚汗等表现,应在急救人员的指导下服用,避免多次含服造成的严重低血压,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如家中备有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类药物可携带至医院。在明确心梗后第一时间进行嚼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心肌缺血。

急性心梗发病 2 小时内恢复心脏血供,大量损伤或濒死心肌细胞能够得到恢复;而如果在 6 小时后恢复心肌血供,只有少量心肌存活。因此心梗患者就医时间越早、恢复血流灌注治疗越早,预后效果越好。对于急性心梗患者,时间就是生命,是一场与死神的赛跑。在怀疑心梗发生后,患者本人或亲友应第一时间拨打 120,清楚地说明情况并安静等待救援,不盲目服药是成功进行院前自救的关键。这份心梗自救手册,值得每一个人好好熟记于心,关键时刻,真的能救命!

沈珠军——北京协和医院心脏中心:周一上午、周二上午、周四上午专家门诊;周四下午国际医疗;

钱浩——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周四下午、周五上午普通门诊,周三晚间特需门诊;

备注:突发原因导致门诊时间、出诊地点、门诊类型(普通、专家或特需门诊)、挂号费用的改变,请以医院当日公布为准。

视频链接:

标签:
肿瘤
糖尿病 健康 养生
科普视频

    QQ|田园网安康养生

    GMT+8, 2025-8-18 19:22

    田园养生网 X3.5

    © 20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