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病人群感染新冠,哪些信号需警惕?
-
对于有慢病的老人,平时要注意监测身体的变化。体温的高低,并不能代表疾病的严重程度。一旦发生病情,一定要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及时就医。对于身体条件比较好、自理能力比较强的老人。平常除了检测体温之外,还需 ...
-
2022-12-25 14:11
- 康复者如何避免二次感染?
-
新冠病毒容易造成多个波次的感染,是因为它有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叫免疫逃逸也就是之前的毒株感染刺激人体产生的抵抗力,产生的免疫水平产生抗体,它不能够抵御后面再发生变异的病毒株,这一次感染康复以后,仍然下次 ...
-
2022-12-25 14:01
- 感染新冠后剧烈咳嗽怎么办?
-
感染新冠后,剧烈咳嗽怎么办呢?因为有的人干咳呀痰很少,影响工作,甚至影响睡眠。那么我们可以选强力枇杷露,有养阴、润肺、止咳的效果。如果有一些朋友确实痰比较多,跟这种粘稠的、黄色的和一些鲜竹沥液,竹沥清 ...
-
2022-12-24 15:31
- 出现什么症状才适合吃连花清瘟?
-
出现什么症状才适合吃莲花清温呢?这个方子整体的清热力量比较强,并且有大黄能够活血通便。因此这个方子适合于热毒比较盛的时候,我们服用莲花清温。主要呢表现为咽痛、啊口渴、啊甚至咳嗽,有黏的黄痰,舌质也是偏 ...
-
2022-12-24 15:24
- 新冠患者浑身酸痛怕冷适合吃什么中药?
-
新冠患者浑身酸痛怕冷,适合吃什么中药呢?我们可以选择九味羌活丸。这里边以羌活作为主要的药物,羌活这个要能祛风、胜湿、止痛,而细辛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止痛药。那我们在中医治疗一些疼痛类的疾病,尤其是寒性的疼 ...
-
2022-12-24 15:19
- 新冠康复后,多长时间内不会再感染?
-
新冠康复后,多长时间内不会再感染?答:一般的抗体能维持3-6个月。从3个月开始,抗体开始逐渐下降,到6个月的时候,抗体的保护效能已经明显下降了。毒株变异可能会再感染,仍需加强防护。 ...
-
2022-12-24 15:12
- 新冠同类型的病毒株会二次感染吗?
-
新冠同类型的病毒株会二次感染吗?答:一般不会。感染同型毒株会产生相应抗体保护,但两到三个月后,主流毒株可能发生改变,会有感染新毒株的风险。 ...
-
2022-12-24 15:11
- 新冠康复后再感染,病情会较轻吗?
-
新冠康复后再感染,病情会较轻吗?不一定。因为国内保护得比较好,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感染,国内关于再次感染的临床资料还很有限,目前只能借鉴国外关于再次感染的报道。再次感染或多次感染,有累积的健康风险,但不 ...
-
2022-12-24 15:10
- 居家康复后,多久可以和家人亲密接触?
-
居家康复后,多久可以和家人亲密接触?通常是7-10天就可以,可以等发热、咳嗽的症状基本消失。如果核酸已经转阴了,但还有感染后刺激性的咳嗽,可以从发病第一天开始算起,两周后再和家人进行接触。 ...
-
2022-12-24 15:09
- 春运返程如何避免交叉感染?
-
春运返程如何避免交叉感染?首先防控意识不要放松,放开后,身边出现感染者的几率大大增加了。所以,返程途中尽量戴好口罩,减少饮水和进食。加强呼吸道防护,做好“病从呼吸入”的防控。 ...
-
2022-12-24 15:08
- 新冠阳性康复者,是否需要打第四针疫苗?
-
对于脆弱人群、老年人,在康复后有必要打第四针加强针疫苗。对于普通人来说,感染过一次奥密克戎,相当于在第三针基础上,经历了一次自然感染,就不需要再打第四针加强针了。 ...
-
2022-12-24 15:06
- 新冠二次感染症状会更严重吗?
-
新冠二次感染症状会更严重吗?不太可能。当然实际情况是中国之前控制的一直都比较好,我们的绝大多数感染者都是第一次感染,所以关于二次感染是否会加重,我们的印象和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答案都是来源于国外报道的病例 ...
-
2022-12-24 15:01
- 不太舒服但是又担心去医院有风险怎么办呢?
-
目前在新冠病毒感染相对高发的阶段,大家到医院就诊,确实是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大家要去评估我们是否需要到医院就诊的必要性,对于大多数的年轻人发热呢完全是可以居家进行自行的处理和观察的,只有到我们病情确实有 ...
-
2022-12-24 14:53
- 老人防护新冠感染应该注意哪些?
-
很多病人其实都在关心家里面有老人,如果我经常出去,可能会接触到阳性的病人,那么我们家里面老人应该注意什么?首先呢我们要知道对于新冠病人来说,我们如何去识别哪些是高危的人群。其实我们最主要判断的这几大因 ...
-
2022-12-24 14:49
最新文章
-
《养生堂》任大江,护腰秘籍,腰椎间盘,伤腰动作,腰椎自
-
《养生堂》于康,主食,碳水化合物,健康吃饭,碳水摄入误
-
《健康之路》王晏美,致病细菌,泡发食物,米酵菌酸,剩菜
-
《养生堂》于康,肌少性肥胖,最危险的体型,减脂增肌,健
-
《健康之路》王晏美,厨房卫生,冰箱,食物保鲜,食物存放
-
《养生堂》高俊华,大脑,隐性饥饿,认知能力,平衡能力,
-
《健康之路》王晏美,厨房卫生,菜板,抹布,筷子,筷笼,细
-
《养生堂》朱宏伟,糖尿病,下肢疼痛,血管堵塞,截肢,球
-
《健康之路》潘琦,糖尿病患者出行,健康指南,降糖药,胰
肿瘤
最新帖子
糖尿病 健康 养生
-
祛湿就是妥妥的智商税伪概念
-
春分养生,预防疾病,阴阳变化,疏肝理气,健脾祛湿,阴阳调和
-
睡眠障碍,熬夜补觉,打鼾,睡眠时长,睡前行为,安眠药
-
春季养生:一菜一粥一茶,少酸多甘补五脏
-
春季 “春捂” 与心血管病防护及穿衣指南
-
电动牙刷和手动牙刷,到底该选谁?
-
体重门诊:能解决啥问题、涉及哪些学科、适合哪些人群?
-
春季春捂全攻略:温度、疾病与穿衣要点
-
深度揭秘!六大常见健康流言的真相与应对策略
科普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