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是一种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为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之首。虽然发病率较高,但鼻咽癌却是所有癌种中治愈率最高和预后最好的癌种之一,因此鼻咽癌患者应对治疗抱有充分的信心。 鼻咽癌对大多对放射治疗具有中度敏感性,因此放射治疗便成了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放射治疗作为治疗鼻咽癌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许多肿瘤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 然而在鼻咽癌的治疗中,放疗往往会产生放射性皮炎、放射性食管炎以及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等诸多毒副反应,因此在放疗期间应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 1、皮肤反应 放疗后可出现皮肤干、湿性反应。治疗中病人应用柔软的绸料保护颈部皮肤,尽量保护好干性脱皮,并在需照射的皮肤表面应用些润滑、上痒、清凉的粉剂,尽量不使其产生湿性脱皮。 2、放射性口咽部反应 出现咽痛、口咽部充血、口腔溃疡、白膜反应等,这些反应较重。处理措施是给以恰当的消炎。每天多次用漱口液或生理盐水含漱,可减轻口咽部反应;鼻塞及副鼻窦分泌物过多时,可应用鼻咽消毒剂,减少鼻咽部的分泌物,或用些滴鼻剂减轻鼻塞症状。 3、放射性龋齿 由于放疗过程中唾液腺受到破坏,唾液量减少,口腔自洁作用降低,口腔菌落改变,使放射性龋齿增加,放疗后数年,病人牙齿发黑,发生龋病,龋齿仅留残根或全部脱落。放疗期间,多漱口、刷牙,使用含氟牙膏,并增加含氟牙膏与牙齿的接触时间。 4、其它晚期放射反应 颈部皮肤有过湿性脱皮,多年后引起皮肤纤维化、硬化,使得颈部皮肤变薄变硬,甚至影响颈部转动,为此,病人在放疗后要保护好颈部的皮肤,经常做颈部的保健操,避免肌肉进一步纤维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