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田园养生网 首页 肿瘤 肿瘤综合 查看内容

肿瘤转移有特性

2018-8-15 11:29| 发布者: 安康养生视频| 查看: 929| 评论: 0

恶性肿瘤难以根治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具有转移的特性。转移就是指已浸润 脱落的肿瘤细胞,通过某些途径或渠道,到达与原发灶不相连甚至远离部位生长的过程。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肿瘤的转移过程、机制、影响因素等逐步有了较深的认识。

1、转移的基本过程

肿瘤细胞的转移是许多阶段的动态连续过程。首先肿瘤细胞侵袭突破组织屏障进入 血管、淋巴管形成细胞栓子,随之脱落并在血液或淋巴管中运行,而后与远处脏器微循环 内皮细胞粘附停留并穿出微循环,在新的组织器官实质中繁殖、生长形成新的转移瘤。此外在转移过程中癌细胞也可直接脱落于体腔,着床于浆膜面形成种植性转移瘤。

2、影响转移的因素

由于肿瘤的转移十分复杂,影响因素很多且无固定规律,不能一概而论,了解肿瘤转 移特点应综合分析各种因素。

(1)肿瘤局部因素:包括肿瘤大小、生长速度、分化程度、病理类型、肿瘤细胞的代谢特 性、运动能力、粘附力、酶的产生、表面结构及电荷、肿瘤血管形成因子、癌细胞DNA结构 的改变等等。一般情况下肿瘤越大,恶性程度越高,生长速度越快,越容易转移。但也有 少数情况相反者。如皮肤基底细胞癌,虽然恶性度很高但却很少发生转移。乳腺硬癌虽 然生长较慢却常见转移等。

(2)全身因素:恶性肿瘤除受局部因素影响外,还受诸多全身性因素的影响,主要有:

①免疫功能:机体免疫功能对肿瘤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样,在肿瘤转移过程中,免疫 状态的正常与否对转移发生的早晚及转移瘤生长的快慢发挥主导作用。免疫状态好者, 可抑制肿瘤转移,使肿瘤长时间的稳定而处于自限状态,而若机体免疫系统抗御肿瘤的能 力降低时,则可出现早期转移。

②凝血机制:肿瘤发生转移必须经过肿瘤细胞与血管内皮 细胞粘附、纤维蛋白包绕、形成瘤栓等一系列过程。在此过程中凝血与抗凝血机制对转移 的作用已普遍引起人们的重视。研究发现,癌细胞自身可产生促凝血因子使其有利于与 血管上皮粘附,促进转移,而阿司匹林可通过对凝血过程的抑制而减少癌细胞着床,降低 转移率。

③激素:雌激素在女性乳腺癌发病中的作用早已成为共识,前列腺癌生长的起初 阶段对雄激素也有依赖现象。可以说,激素对某些肿瘤的生长以及转移具有重要的影响。

激素)对某些肿瘤有促进转移的作用,而对另一些肿瘤却可抑制转移。

④中枢神经系统功 能:目前许多研究已证实,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如不良的精神刺激、长期心理紧张等), 可通过使下丘脑分泌内啡肽等一些物质而影响机体免疫功能,进而对肿瘤的转移产生不 利影响。

(3)外界因素:

主要指人为因素对肿瘤的影响。如不恰当的按摩、查体以及不正确的 手术操作都可能促进肿瘤的转移。

肿瘤转移具有十分复杂的机制,在转移过程中局部及全身的许多复杂因素都参与其 中,有关肿瘤转移的研究也是肿瘤学中的重要且艰难的领域。

标签:
下一篇:肿瘤分期原则
肿瘤
糖尿病 健康 养生
科普视频

    QQ|田园网安康养生

    GMT+8, 2025-5-20 13:12

    田园养生网 X3.5

    © 20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