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田园养生网 首页 肿瘤 肿瘤综合 查看内容

为肿瘤患者做心理按摩

2018-8-15 11:28| 发布者: 安康养生视频| 查看: 555| 评论: 0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了解肿瘤患者常见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

1、猜疑

肿瘤患者在确诊前后多数存在疑癌心理,怀疑自己的病又排斥真相,加上周围亲戚朋友的刻意隐瞒,于是表现为不信任并烦躁易怒,对周围人每个表情都加以揣摩、猜测,最后表现为极度焦虑、恐惧甚至严重失眠。

这个时候不必勉强患者面对现实,而是要耐心的陪伴他走过这个过程,通过医务人员耐心讲解关于肿瘤的相关知识,逐渐引导他们正确面对、积极配合诊断和治疗。有研究表明:80%以上的患者希望知道自己的病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告知的过程中,要始终让患者充满信心和希望。

2、恐惧

多数肿瘤患者在毫无思想准备情况下,突然获知确诊消息,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由于大多数人由于缺乏肿瘤相关知识,认为肿瘤属于不治之症,丧失信心,担心手术、放化疗的副作用,于是产生畏惧心理,表现为抵触、烦躁、易怒等状态。

此时应根据患者具体的心理条件和承受能力,适当的告知病情变化和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让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也可以请一些治愈或病情缓解的患者现身说法,以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恐惧心理。

3、焦虑抑郁

由于患者及家人的高度紧张,以及治疗带来的毒副反应的作用,患者生活质量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很容易出现愁闷焦虑、怨天尤人。

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心情低落,即使病情有所好转,仍不能走出抑郁,甚者出现自杀的念头和行为。焦虑心理为老年肿瘤患者的首要心理问题,针对患者的焦虑心理,可以采用言语、行为、治疗暗示的护理方法,改善其心理状态。

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经典的条件反射。如在特殊用药和治疗后,巧妙的向患者暗示病情正在稳定并逐渐好转,治疗已开始见效,使患者信以为真,这样有利于患者树立信心,减轻心理压力,改善身心状态。

4、悲观

目前,绝大多数人仍坚信恶性肿瘤属“不治之症”,一旦患癌,即判“死刑”。于是,患者产生“时日无多”的心态,容易情绪低落,意志消沉,丧失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甚至拒绝治疗。

医务人员应认识患者这种悲观绝望的心理失调反应,及时给以心理辅导和精神上的支持,使患者在一种同情和舒适的气氛下说出自己的感受,并及时予以帮助,包括行为疗法,如采取适宜的放松疗法,如热水浴、按摩、音乐、深呼吸等。

5、心理状态的个体差异

恶性肿瘤患者具有不同的年龄、性别、性格、兴趣、认知能力、知识水平等个体差异,在面对肿瘤时也就表现不同。个体差异可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影响肿瘤的治疗结果。

例如,老年肿瘤患者由于年龄大,经济来源不充足,儿女关怀照顾缺乏,患者常常出现闷闷不乐、少言寡语,绝望、孤独;中青年患者在确认恶性肿瘤时,往往经受不住沉重打击,强烈的求生欲望下会产生自制能力下降、焦虑、烦恼、恐惧等。

标签:
肿瘤
糖尿病 健康 养生
科普视频

    QQ|田园网安康养生

    GMT+8, 2025-5-21 11:54

    田园养生网 X3.5

    © 20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