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健康之路》节目《百变中成药 1》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 市面上的地黄类中成药种类繁多,别看有些只是差了一两味药,作用却可能完全不同。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老年病科的张宏伟主任医师来教大家怎么分清症状、用对药,解决这些小问题。 六味地黄丸 它的源头是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里的方子,后来经过宋代儿科医生钱乙修改,成了治疗肾阴虚的经典药。 肾阴虚的表现有:腰膝酸软、头晕目眩、潮热盗汗。 需要注意的是:六味地黄丸不能当日常保健品来吃,痰湿体质和脾胃虚寒的人不能用。 桂附地黄丸 这味药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了肉桂和附子。肉桂能引火归元,附子能回阳救逆,两者配合能增强肾阳,适合肾阳虚的人用。 肾阳虚的表现有:畏寒怕冷、夜尿频多、面色苍白、小腹冷痛、小便清长。 杞菊地黄丸 在六味地黄丸里加了枸杞和菊花,就成了杞菊地黄丸。菊花能清头面的风热,枸杞能平补肝肾,一起改善眼部不舒服的情况,适合肝肾阴虚的人用。 肝肾阴虚的表现有:视物模糊、迎风流泪、眼睛泛红、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腰膝酸软。 视疲劳的人可以用杞菊地黄丸来缓解症状。 麦味地黄丸 麦味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了麦冬和五味子,适合肺肾阴虚的人。麦冬能补肺阴,五味子能敛气平喘,两者一起作用,缓解咳喘。 肺肾阴虚的表现有:腰膝酸软、口咽干燥、无痰咳喘。 需要注意的是:麦味地黄丸用于虚喘,也就是没有痰或者痰少的咳喘,痰多的人不能用。另外,它适合咳喘时间长的老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