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田园养生网 首页 糖尿病 糖尿病综合 查看内容

母义明:吃药好还是打胰岛素好?

2016-3-28 14:30| 发布者: 田园网| 查看: 1645| 评论: 0|原作者: 母义明

摘要: 治疗糖尿病要终身服药,会不会对身体不好?控制血糖,到底是吃药还是胰岛素效果更好?胰岛素会不会上瘾?糖尿病能靠注意饮食、补充营养而康复吗?在近日召开的第八届礼来全国争锋论坛,301医院内分泌科母义明教授针 ...

  治疗糖尿病要终身服药,会不会对身体不好?控制血糖,到底是吃药还是胰岛素效果更好?胰岛素会不会上瘾?糖尿病能靠注意饮食、补充营养而康复吗?在近日召开的第八届礼来全国争锋论坛,301医院内分泌科母义明教授针对临床上常见的糖尿病误区做了详细的解答。

误区一:治疗糖尿病要终身服药,会不会对身体不好?

母义明:老百姓最大的误区是他认为吃药不好,因为中国人对西药是有一种根深蒂的固排斥感,许多人首先会选择中药。即使服用了西药,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担忧降糖药的毒副作用,是药三分毒。

但几乎目前正在用的糖尿病药物都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而不是一般的利益,包括血糖的控制、并发症的预防和其他收益。我们使用的药物本身降血糖所获得的利益远远大于药物的副作用。没有任何的药没有副作用,甭说药了,喝水都有副作用。所以我们医生在给患者选择药物和治疗方案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利大还是弊大,医生一定会选择利大于弊的药物才会让你服用,不会选择弊大于利的方案。很多人说我不吃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对的,因为生活方式干预是基础,可是如果一个人努力3到5年,血糖始终没有下来,你觉得会比吃了药血糖得到控制的收益更好吗?所以我觉得大家不要固执地认为吃药不好。

误区二:控制血糖,到底是吃药还是胰岛素效果更好?胰岛素会不会上瘾?

母义明:糖友间还流传一种说法,口服药比打胰岛素好。其实药物没有好坏,只有适合不适合。像我们穿的鞋一样,不是说漂亮就适合你,大小不合脚也不行,药也是这样的。很多媒体总是喜欢宣传“中国好医生,开三毛钱药治好病”,怎么才能少花药费多治病。其实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少花钱能办大事的,花费和疗效绝对是成正比的。关键是相对来讲,我相对花了少的钱还办了事。我们同样的病,你选择的药可能比我贵10倍,可是我获得的好处差不多,这就叫省钱。我经常在门诊给病人解释为什么要选这个药,病人说你千万别让我打胰岛素,他对打胰岛素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也有人会说,大夫我就要打胰岛素,就不吃药。这是两种极端偏差的认知。

第一种人认为打了胰岛素以后病情加重,可能会像毒品一样成瘾。这怎么可能呢?一个人如果不产生胰岛素、不打胰岛素能活吗?我在临床上经常给病人举例,我说北京缺水你知道吗?他说我知道,可是我说你觉得缺吗?他说不觉得啊。胰岛功能不好的人就像缺水的北京,必须要借助外来的胰岛素,让身体保证正常运转。而所有的降糖口服药都必须通过刺激自身胰岛细胞来分泌胰岛素,所以胰岛功能不好的人服用口服药降糖效果不会好,必须采用胰岛素。

相反有一些患者是没有必要打胰岛素的。胰岛素最重要的副作用是体重增加,有的人打了三年体重长了10公斤,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包括心血管风险等。此外,注射胰岛素还会有低血糖的风险。因此,医生选什么药一定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的。不是我想选什么你想选什么,合理的就是好的,不合理的再贵也不好。

误区三:糖尿病能靠注意饮食、补充营养而康复吗?

母义明:中国的老百姓始终认为吃饭能治病,吃饭能治病吗?早期是可以的,这个我不反对,我有一点口腔溃疡和营养缺乏补一点什么东西可以管。但当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吃饭是治不了病的。如果一个人已经得了癌症、严重的动脉狭窄或冠心病了,打针吃药都不能逆转病情,怎么可能通过吃饭治好呢?

很多媒体都喜欢宣传怎么做饭和吃饭,这是可以的,但它不能治病。宣传导致了很多老百姓认为吃饭就可以治好糖尿病,这根本没有科学依据。没有科学依据的东西经常在网络媒体上宣传,为什么?因为收视率高,收视率高就是广告投入大,广告投入大不就是有钱吗?就是这个概念,所以没有办法,这是媒体一些不负责任的态度。

标签:
肿瘤
糖尿病 健康 养生
科普视频

QQ|田园网安康养生

GMT+8, 2025-5-12 14:58

田园养生网 X3.5

© 20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