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健康之路》节目《提振心气要温阳》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 总感觉 “想干却干不动”“提不起劲儿”?别以为只是情绪不好,其实根源出在心脏上!当心脏的阳气不足,就像电池电量不足,看啥都提不起兴趣。想要重新找回活力,关键得给心脏 “充电”,激活心阳才行。这里有两款养生茶和一个中药贴敷小妙招,帮你温暖心阳,让精气神 “支棱” 起来! 江苏省中医院心内科的蒋卫民主任中医师提醒,在中医理论里,我们的精神状态和心脏功能紧紧相连。要是心气不足,就意味着心脏功能出了问题,可能出现心阳不足、气阳两虚、痰瘀互结、心阳衰惫等情况。 心阳不足 症状表现:特别怕冷、浑身没劲儿、脸色苍白、手脚冰凉,还容易心慌气短、胸闷喘气,稍微运动就累得不行,甚至出现水肿、尿少、一动就出汗,记忆力也变差,晚上睡觉都不能躺平。 中医治疗:对于心气不足、心脏不舒服的朋友,中医常用保元汤调理。这方子由四味中药组成,专门补气强心,帮你恢复活力,改善精神状态,生活质量自然就提高了。 保元汤配方:黄芪、人参、甘草、肉桂 黄芪:既能补心气又能补脾气。现代研究发现,黄芪里的黄芪甲苷等成分,能让心脏跳得更有力,还能改善心脏的能量供应。 人参:大补元气的 “高手”,常用来抢救危重病人。 甘草:能调和其他药材,本身也有补脾的作用,让心气更充足。 肉桂:能温暖心阳,驱散体内寒气。 日常调理:平时泡点保元茶也不错,同样能温阳益气、养心健脾。 保元茶配方:黄芪 15 克、人参 15 克、甘草 6 克、肉桂 6 克 做法:煮 15 分钟,当茶喝 气阳两虚、痰瘀互结 症状表现:脸色苍白、手脚发凉,一活动就胸闷,胃口差、尿少,舌头颜色发暗、脉搏细弱,怕冷、没精神、一动就出汗,下肢还会水肿。 中医治疗:中医常用强心合剂缓解症状。 日常调理:益气温阳茶是不错的选择,能温阳利水、调理脾胃。 益气温阳茶配方:玉米须 30 克、干姜 6 克、陈皮 6 克、生姜皮 6 克、黄芪 10 克 做法:煮 15 分钟当茶饮,能益气温阳、健脾祛湿、消除水肿 心阳衰惫 典型症状:脸色苍白、特别怕冷、浑身乏力、胸闷气喘、手脚冰凉,一动就胸闷,根本躺不平,肚子胀、吃不下饭,嘴唇和舌头发紫,全身水肿,尿量很少甚至无尿。 中医治疗:症状严重的心阳衰惫患者,常用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这个药方由多种药材组成,既能温补心阳,又能活血化瘀。 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配方:黄芪(补气)、制附子(补阳)、茯苓、白芍(养阴)、生姜(补阳)、白术(补脾)、桃仁(活血化瘀)、红花(活血化瘀)、当归(活血养血)、生地黄(养阴) 日常调理:心阳衰惫导致水肿时,要控制喝水量。穴位贴敷也是个好办法,用扶阳贴贴在特定穴位上。 扶阳贴配方:吴茱萸、干姜、黄芪(药材等量) 做法:打成粉,用姜汁调匀后贴在穴位上 建议贴敷穴位:内关穴、神门穴、三阴交穴 贴敷时间:晚上 10 点到早上 7 点,这段时间阳气开始生长,贴敷效果更好,能帮你提振心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