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田园养生网 首页 肿瘤 乳腺癌 查看内容

女性糖尿病患者更易患上乳腺癌

2018-8-14 22:37| 发布者: 田园网| 查看: 1131| 评论: 0

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糖尿病是乳腺癌的直接致病因素,所以糖尿病病友不必过于恐慌担心。但是预防乳腺癌刻不容缓,是每一位女性(甚至男性)都需要关注的。表示没有看过这则研究,这些数据也不一定完全准确,但是临床上乳腺癌患者中的确有一部分患有糖尿病,可能有以下两点原因:

1、年龄:糖尿病患者的年龄和乳腺癌患者的年龄正好有一个吻合点,我国的乳腺癌发病曲线的高峰在45~55岁,2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年龄也主要集中在40岁左右。

2、肥胖:糖尿病发病前期和早期,有80%~90%的2型糖尿病患者是肥胖或超重人员,国外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也显示了同样的结果,肥胖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发现,肥胖的女性死于乳腺癌的危险比她们苗条的姐妹高得多。

过去认为这是因为在肥胖人群中,癌症不容易被发现,并且发现时已经是后期了,事实并非如此,脂肪细胞产生额外的雌激素,导致雌激素处于过度的状态,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肥胖的类型也很重要,当脂肪集中在躯干周围,腰围和臀围的比率大于苹果形,癌症的发病率要高于保持良好腰围和较大臀围(梨形)的女性。

如何早期发现乳腺癌?

1、自我检查:建议40岁以上女性在医生指导下学会乳房自检,自检方法主要有两方面:看和摸。看是指洗澡后对着镜子看乳房的外形是否有变化,是否对称,是否有肿块,乳头是否有凹陷等;摸是指躺在床上或站着,用左手摸右边乳房,用右手摸左边乳房,检查是否有肿块,是否有乳头出水等变化。自我检查的时间应选在月经后7~10天,绝经妇女应每月定期做1次自我检查。

2、医院体检:可做x线、B超检查。X线检查可以准确发现早期病变,经济可行;对于相对年轻、乳房较致密的女性来说,B超是一个更简单可行的手段。其他的还有比较特殊的检查,比如核磁共振检查、PET-CT检查等。建议无乳腺病症状的女性在39岁以前,每3年检查1次;40~50岁女性,每年做1次检查;50岁以上的妇女应每年做体检,而且应每年做x线检查。

哪些人属于高危人群?

①、母亲、姐妹中有一人以上患过乳腺癌的女性;

②、第一次妊娠年龄大于30岁的妇女及从未生育过的妇女;

③、进食过多的动物脂肪,绝经后体重超重的女性;

④、患某些慢性乳腺疾病(如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乳头状瘤病等);

⑤、月经初潮年龄在12岁之前或停经在55岁之前的女性;

⑥、长期应用雌激素以控制更年期症状的妇女;

⑦、一侧乳腺癌患者,其对侧乳房生癌的机会也比正常人高5~7倍。

如何预防乳腺癌的发生?

改善饮食如以70公斤为标准体重,成年女性的体重每增加10公斤,乳腺癌的发生率提高20%,而60岁左右的女性体重每增加10公斤,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将增加80%。从预防乳腺癌的角度出发,女同志有必要保持传统的低脂肪、高纤维膳食的习惯,建议少吃肉类高脂肪食物。

增加运动有规律地长期运动,可消耗多余的脂肪赘肉,使体内的雌激素保持在低水平,减少乳腺癌患病几率,国外有人做过统计,育龄妇女平均每周进行4小时的体育锻炼,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要减少60%。

别乱吃保健品爱美的女性担心自己青春早逝,常服用一些女性保健品。她们不知道,有些保健品含有一定的雌激素,这是一把双刃剑,能延长女性青春,但也带来了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增生,甚至癌变。

生育不要太晚新加坡癌症研究中心做过一次调查,发现未生育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比生育过的妇女大得多,且危险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30岁以后才生育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20岁以前生育第一胎的妇女高出了2~5倍。 避免儿童性早熟研究已经表明:女性初潮年龄提前1年,一生中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就增加720%。所以,预防乳腺癌要从娃娃抓起,杜绝性早熟。

女性朋友们一定要做到预防胜于治疗,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食肉类及高脂肪的食物。定期做运动,避免过于肥胖,不要乱吃保健品,女性糖尿病患者更应注意这些细节,让乳腺癌远离大家。

标签:
肿瘤
糖尿病 健康 养生
科普视频

    QQ|田园网安康养生

    GMT+8, 2025-5-19 14:01

    田园养生网 X3.5

    © 20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