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来说,治疗基础病是十分重要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内科的周淑娴教授表示,心脏性猝死对于病人是非常严重的威胁,而以下几种常见的基础疾病必须要尽快进行治疗。 冠心病:根据医生的判断,可通过药物疏通狭窄的血管,也可以用支架、搭桥等血管重建的方法改善血管情况。 心力衰竭:需要注重心脏功能的改善。 心律失常:如果病人存在室速的问题,可以通过射频消融的方法治疗;室颤的病人如果没有可逆因素,可以植入埋藏式的心脏复律除颤仪。 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病:心功能下降检测中,如果射血分数小于35%,则可能是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即使病人没有出现心律失常,也需要安装埋藏式的心脏复律除颤仪(ICD)进行预防。病人一旦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仪器就可以检测出来及时进行治疗。 指导专家:周淑娴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心血管内科副主任。1988年本科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从事心血管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年,对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等心血管疾病有丰富经验,擅长心脏器械置入术(心脏起搏器、ICD和CRT/CRTD)与各种复杂心律失常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