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在每个人一生中都可能发生过,只不过有的症状轻,有的症状重;有的持续时间短,有的持续时间长;有的偶尔发生,有的经常发生。若症状轻、持续时间短、偶尔发生,对健康可能毫无影响;但若症状重、持续时间长、经常发生,可能就会危及生命。 心律失常是导致心脏猝死的最直接原因,应充分重视,虽然有些心律失常无碍健康,但这最好由医生判断,别自己擅自作主。临床观察发现,近年来该病发病率有增多趋势,这可能与冠心病和抽烟、酗酒等不良习惯的增多有关。 患者绝大多数为中老年人。心律失常种类繁多,为方便诊治,根据心跳频率可分为缓慢型和快速型两类。临床常见的早搏、房颤、房扑、室速、室颤等都为快速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属缓慢心律失常。初步判断心律失常的最简单方法就是摸脉搏。脉搏过快、过慢或不齐往往提示有心律失常发生。 心电图可明确诊断大多数心律失常,在临床上最常用。但绝大多数心律失常都为阵发性,患者就诊时若未发作,心电图可能仍为正常。这时,可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连续记录心脏24至48小时的跳动捕捉心律失常。 若还不能发现,可通过电生理检查明确诊断。心跳低于每分钟60次并不表明心脏一定有问题,更不表明一定需要治疗。有以下三种情况的缓慢心律失常一般需要治疗:有明显的憋闷、气短、头晕、乏力症状,甚至出现晕厥;既有心跳过缓,同时又有阵发性心跳过速;心跳明显过慢,常低于每分钟50次,活动后心跳也不能加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