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和大量吸烟,还有糖尿病、肥胖和遗传因素等。 1。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明显增高。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互为因果,二者常同时存在。 2。高血脂 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致病性因素。 3。吸烟 吸烟明显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且与每日吸烟数量成正比。 4。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较无糖尿病者高两倍。 5。肥胖 中心性肥胖者、体重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者,更易患本病。 6。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年轻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近亲发病率明显增高。 7。其他 年龄、性别、C反应蛋白增高、从事脑力劳动、进食高热量食物等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相关。 临床表现 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主要取决于血管病变及受累器官的缺血程度。主动脉粥样硬化常无特异性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若管径狭窄达75%以上,则可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甚至猝死;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脑缺血、脑萎缩,或造成脑血管破裂出血。 肾动脉粥样硬化常引起夜尿、顽固性高血压、严重者可有肾功能不全;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可表现为饱餐后腹痛、消化不良、便秘等,严重时肠壁坏死可引起便血、麻痹性肠梗阻等症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腔严重狭窄者可出现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消失,严重者甚至可发生坏疽。 如果在检查中发现动脉硬化指数已经很接近临界值,那大家就要引起重视了,在还没有发生动脉硬化之前应尽早预防。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民以食为天,从饮食上积极预防很关键。 a、每日总热量摄入不应太高,以保持正常体重为宜。 b、体重超标者,要减少每天对热量、脂肪的摄取量,尽量实行低盐低脂的生活。 c、超过40岁的中年人应该少食用一些动物性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选择低脂和低胆固醇的的食物,如鱼、鸡肉、豆制品等。 d、已经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禁止暴饮暴食,严格控制钠盐的摄入。 e、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和植物蛋白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各种豆类制品等。 2、尽量不吸烟、不喝烈性酒。红葡萄酒虽然有抗氧化的功效,可是长期饮用也会引起一些其他的疾病,所以也不建议饮用红葡萄酒。烟毒和酒精对人身体无益,要尽量做到戒烟戒酒。 3、进行一定的运动锻炼,特别是肥胖者,降低体重是很有必要的。提倡进行一些例如太极拳、慢跑、散步之类的运动,老年人要根据身体状况而定,运动不宜激进,要循序渐进。 4、生活要有规律,保证有良好的睡眠质量。合理安排工作和学习的时间,生活要有规律,避免压力太大,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