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70% 的大肠癌发生在乙状结肠和直肠,是中、老年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消化道肿瘤中仅次于胃癌及食管癌。近年来肿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由于饮食习惯的改变,由素食改为高脂肪、高蛋白膳食后,大肠癌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虽然不认为便秘是引起结肠癌的直接病因,但便秘可带来许多易引起大肠癌的物理性、化学性致癌因素。长期的慢性便秘,干燥的粪便经常滞留于大肠内,不能及时排出,对肠粘膜产生不良的机械性物理刺激作用,肠道内一部分尚未消化的脂肪、蛋白质等,在肠道内厌氧菌作用下可生胺类如亚硝胺、酚类、胺类、偶氮苯等化学致癌物质。高脂肪饮食会引起胆汁分泌增多,其胆汁酸在肠道厌氧菌作用下,可生成脱氧胆酸等致癌物质,而脂肪的降解产物也可能有致癌或协同致癌的作用。这些致癌物则长时间在肠道停留或通过肠道的时间明显延长,以至肠道内致癌物质浓度提高,使肠粘膜接触物理性及化学性致癌作用机会增加,时间延长,大肠粘膜与致癌物质长期不断接触,就有可能发生癌变。便秘是诱发大肠癌的主要因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