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是指女性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休克。通过简单的中医穴位按摩可帮助缓解经期不适症状。 1、太冲 位置: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凹陷点处。 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以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的指腹揉捻左太冲1分钟。 功效:“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太冲是肝经上最重要的穴位,对女性月经不调也很有效,此穴按摩可舒缓女性因肝郁气滞引起的痛经,从而达到柔肝止痛的功效。 2、血海 位置: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方法:手指指腹轻轻揉按血海,力度适中,以有酸胀感为宜,左右来回交替按摩。 功效:血海也是管理女性月经的重要穴位,适当按摩或艾灸可舒缓小腹部冷痛、坠胀等不适。 3、足三里 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