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Z9 x- Z7 y( y( I9 n0 v; z
1、有哈喇味的
6 ~& r* U1 ?6 i" n+ r0 o _3 e& Z U% j1 O( g6 P, G5 I
坚果中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储存不当或长时间存放会产生酸败现象,出现我们常说的“哈喇味”。
/ D6 `4 {7 Q7 a& Z4 X. i# O' T2 [ `7 ?
坚果中的脂肪酸产生了酸败,其危害在于,一方面使坚果的味道变差,产生刺喉的辛辣味。另一方面坚果中油脂酸败的产物,如小分子的醛类、酮类等还威胁身体健康。如果食用量大,轻者会引起腹泻,严重者还可能造成肝脏疾病。: c) t @. d; b0 \# w
& e/ \6 r! K0 w9 J6 j 坚果商贩一般不舍得把变质的坚果扔掉,而掩盖“哈喇味”最好的做法就是在加工时加入大量盐、花椒、大料、糖精、香精等进行调味,因此变质坚果时常会隐藏在咸味、五香味、奶油味的坚果中,相比之下,原味的、清炒的坚果品质相对会好一些。
$ k2 f) Z" [3 Y: {/ o+ a! n7 `/ e5 B; b$ x1 m
2、霉变的
- O9 c' T! J5 c
; X6 G" T: t1 t$ Z3 e% z 很多坚果容易受到黄曲霉菌的污染发生霉变,由此产生一种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它会导致人发烧、呕吐,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 R1 i7 J: b. V7 @( t t
黄曲霉毒素还有强大的致癌能力,对人体脏器的损害极大。因此,发霉坚果一定不能吃,一旦发现嘴里的坚果有苦味、霉味或辛辣味,就赶快吐出来并及时漱口。" ~6 h. v. y9 D" h2 D% x9 n5 j/ x
6 Z# \% F" H% s/ ]3 h 3、炒焦的
2 V& W0 _7 F; }- {4 f3 [
: F; W, S, X6 ]7 u 郑培奋介绍,坚果中含有大量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普通的加热不足以破坏它们,但当坚果被炒焦时,温度早已在200℃以上,此时这些原本对身体有益的营养素则开始部分转化为致癌的苯并芘、杂环胺、丙烯酰胺等物质,因此,炒焦的坚果不宜食用。. p- F9 W: A9 y/ z# @ R/ a# P, ~
# a( y$ r5 F, q F/ r
4、被石蜡美容过的
( w A% c) X* V9 K, z( q
Y& ?1 E- F& a* j 方面,加工坚果时加点石蜡,会让产品更加鲜亮、卖相更好,而且不容易变潮变软,如果你看到的坚果外表油光锃亮,明显比普通的坚果“漂亮”时,那很可能加了石蜡;0 l+ V( A. R( I; W% A8 j2 p
* Z# ~6 C+ t+ }: Q9 L0 \& g 另一方面,有些商贩往积压已久、颜色不好的坚果中加入石蜡,“美容”一下,用来以次充好。商贩们使用的工业石蜡纯度不高,其中含有重金属等杂质,危害健康。. d& V/ M( a& U( V3 U+ ?/ u! r7 |
+ [! ]$ _( u( o. L1 F) Y
5、口味太重的8 J) T6 Z; E: ~# G6 }& g* W
- I) h2 `. Z8 y5 E
首先口味越重,食盐添加往往越多;其次,许多口味重、香味浓的坚果,在加工时添加了香精、糖精等物质,奶油味的坚果还添加了人造奶油,这些东西对身体没有好处;最后,口味越重的坚果,其美味背后隐藏变质的可能性就越大。4 ^0 c2 w2 i+ x& g3 ^9 Q4 d
! m* b$ V) j# R4 P# Q
6、灰尘散落的4 H6 M% I' J5 V# L" M% b
6 y2 c$ g9 s0 f# E8 b- Y
负责任的商家会重视坚果原料的清洁、产品的防尘,市场上也不乏原料中灰尘等杂质多、销售时毫无遮挡的产品。因此,郑培奋提醒大家购买时最好仔细看看盛放坚果的器皿底部,不清洁的坚果往往会在器皿下面落一层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