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进补应把握好“度” 立秋开始,天气逐渐变凉,人的食欲有所增加,往往容易过量食用动物性食物。 我们在立秋当天或秋天进补,既要达到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力的目的,又要防止因进补过度而带来肥胖、或增加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 最新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16》建议我们: 每天吃120-200克动物性食品,即平均摄入畜禽肉类40-75克,水产品40-75克,蛋类40-50克。 秋天饮食的其它注意事项: 1.注意补充充足水分 秋天气候干燥凉爽、早晚温差大,人往往感到口干舌燥,皮肤缺水,喝水不足会对健康造成明显影响。因此,我们在秋天应补充足量的水分。 建议每天至少喝水1200毫升,以1500-1700毫升为宜。喝水时,应主动少量多次,并分配在一天的任何时间,每次200毫升(1杯)左右,早晚也可各喝1杯。 白开水为喝水的最佳选择,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宜的茶、汤、粥,如大麦茶、淡乌龙茶、莲子百合汤、雪梨银耳汤、莲子粥、黑芝麻粥等,来帮助补充部分水分。 2.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秋天是蔬菜水果非常丰富的季节。新鲜蔬菜水果含水分较多,能量低,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的重要来源。 富含蔬菜水果的膳食不仅能降低脑中风和冠心病的风险以及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还可以降低胃肠道癌症的发生风险。 最新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16》建议我们: 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300-500克蔬菜(约为炒熟后一大盘的量),深色蔬菜应占1/2;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200-350克新鲜水果(相当于1-2个中等大小苹果的重量)。 3.少吃辛辣油腻食物 秋天尽量少吃辛辣、油炸的食物,如辣椒、油条、油饼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