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田园养生网 首页 健康之路 查看内容

《健康之路》鲁艺,张其成,立秋养生,啃秋,咬秋,贴秋膘,养肺,中药调理

2025-8-6 12:07| 发布者: 田园网| 查看: 13| 评论: 0

2025年8月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健康之路》节目《说文解字话节气·立秋》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

立秋都过了,天儿还是热得不行。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鲁艺教授和张其成教授,打算从字儿的根上给大伙说道说道,立秋该咋养生才对路。

先说说这俩字儿的讲究。

“立” 字在甲骨文和金文里,看着就像个人站在地上,稳稳当当的,透着股坚定劲儿。它的意思就是 “开始”,打这儿起,秋天就算正式来了。

“秋” 字更有意思,最早的甲骨文和金文里,活脱脱就是只小虫子,秋天里叫个不停,听着就有丰收的喜兴劲儿。后来这字儿慢慢变样,加了 “火” 和 “禾”,意思就更明白 —— 田里的庄稼熟了,要丰收啦。

立秋这天,老辈人传下来不少讲究。

吃西瓜是很多地方的规矩,叫 “啃秋” 或者 “咬秋”。这时候吃西瓜,能借着它清热解毒、去去湿气的本事,把伏天的热劲儿压一压,免得因为湿气重闹肚子、长痱子。不过得记着,立秋后阳气慢慢收了,阴气往上长,脾胃怕凉的人可别贪嘴多吃瓜果。

还有吃社糕的习俗,这得从秋社节说起。那时候农民们丰收了,就会热热闹闹地祭土地神,社糕就是那会儿必不可少的吃食。这糕不光是说盼着天高气爽、粮食满仓,更藏着大伙儿对土地和大自然的感激。

至于 “贴秋膘”,最早是想把夏天耗掉的劲儿补回来。但现在过日子,更得讲究吃得健康、搭配合适。立秋后先别急着大补,选点温乎又有营养的东西,等脾胃慢慢缓过来了,再一点点加营养。比如南瓜百合山药粥就挺好,用南瓜、百合、山药熬粥,能帮着养脾胃、润肺部,让身子慢慢适应过来。

立秋养生,重点得放在养肺上。

中医说秋天属金,跟咱们的肺气是相通的。秋天的燥气最容易伤着肺,让人觉得口干、鼻子干、皮肤发紧、大便也干。肺气虚的人,到了秋天还容易闷闷不乐,把肺养好了,情绪也能顺点儿。

想调理的话,沙参麦冬汤是个老方子,对付那种因为热病过后津液耗没了,导致的口干舌燥、懒得说话、舌头红没舌苔、老干咳这些毛病特别管用。这方子就是专门帮着滋阴润燥的,里头的沙参和麦冬能补阴生津,养着肺和胃;玉竹、天花粉能解渴润燥,让嘴巴不那么干;白扁豆和甘草专管脾胃,能帮着养脾胃;桑叶呢,能防着肺热伤了肺阴。

平时也能炖点汤,沙参玉竹老鸭汤就不错。沙参、玉竹清清爽爽的,配上鸭肉的滋补,又能润肺部,又能养脾胃,秋天喝着正合适,温温柔柔地补身子。

标签:
肿瘤
糖尿病 健康 养生
科普视频

    QQ|田园网安康养生

    GMT+8, 2025-8-6 15:02

    田园养生网 X3.5

    © 20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