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接受外线束放射治疗的乳腺肿瘤切除术后的老年患者相比,接受近距离放射治疗的老年患者以后乳房切除风险更高。但是接受近距离放射治疗的患者比不进行放射治疗的患者的预后要好。 要注意的是,与外线束放射治疗相比,近距离放射治疗出现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更多,包括术后感染、乳腺疼痛和脂肪坏死。 与接受外线束放射治疗的乳腺肿瘤切除术后的老年患者相比,接受近距离放射治疗的老年患者以后乳房切除的风险更高。但是接受近距离放射治疗的患者比不进行放射治疗的患者的预后要好,研究者们报道。 早期乳腺癌首次治疗后5年,2.8%的接受近距离放射治疗的患者以后需要行乳房切除,1.3%的接受外线束放射治疗的患者以后需要行乳房切除。二者的乳房切除风险都比乳腺肿瘤切除术后不进行辅助放射治疗的患者(乳房切除率为4.7%)低。 符合美国肿瘤放疗学会近距离放射治疗标准的患者的乳房切除风险与接受外线束放射治疗的患者相似。 医生和乳腺癌患者对乳腺肿瘤切除的观点是一致的,都希望尽可能保留乳腺。休斯顿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的BenjaminSmith医生说。然而,想保留乳腺最好要接受外线束放射治疗,其次为近距离放射治疗,不进行放疗的患者的预后最差。 但是近距离放射治疗较外线束放射治疗有一些优势,包括方便性以及放射剂量低。这些优势促进了近些年该治疗方式的快速发展。 但是一些乳腺癌专家怀疑,近距离放射治疗的效果与外线束放射治疗相似,尤其是考虑到缺乏最适合进行近距离放射治疗患者的证据。 为了在临床实践中指导近距离放射治疗的应用,美国肿瘤放疗学会提议设立标准。适合应用该治疗方式的患者为低危险度的、局部疾病易于控制的患者。存在使预后不佳的高危因素的患者归为警示组。不符合标准的患者不适合应用近距离放射治疗。 然而,美国肿瘤放疗学会没有经验主义地对患者进行分层,Smith和其他作者们写道。此外,一些权威建议,那些低危的患者完全可以不进行放射治疗。 研究简介 Smith和他的同事们已经进行了多次回顾性队列研究来评估乳腺近距离放射治疗的结果,并与外线束放射治疗进行对比。最近一次研究纳入了联邦保险数据库中的36,000位患者,对其流行病学结果进行监测分析。 自2002年至2007年新增的乳腺癌患者,年龄均大于65岁。研究队列中包括28718为侵袭性乳腺癌患者和7229位原位导管癌患者。总共1310位患者接受了近距离放射治疗,8254位患者术后未进行放疗,26383患者接受了外线束放射治疗。 研究队列的随访时间的中位数为3.5年。与未进行放射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近距离放射治疗的患者乳房切除危险性下降39%,而接受外线束放射治疗的患者乳房切除危险性下降78%。 与外线束放射治疗相比,近距离放射治疗出现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更高,包括术后感染(近距离放射治疗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16.5%,外线束放射治疗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11.4%)、乳腺疼痛(近距离放射治疗组乳腺疼痛发生率为22.9%,外线束放射治疗组乳腺疼痛发生率为16.7%)和脂肪坏死(近距离放射治疗组脂肪坏死发生率为15.3%,外线束放射治疗组脂肪坏死发生率为7.7%)。术后不进行放射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最少。 34.7%的浸润性乳腺癌组患者符合美国肿瘤放疗学会近距离放射治疗的标准,17.6%的患者为警示组,剩下的12.5%的患者未分类。作者们发现,应用近距离放射治疗的患者中仅有55%符合美国肿瘤放疗学会近距离放射治疗的标准。 不考虑治疗方式的选择,应用美国肿瘤放疗学会分类对乳房切除术的风险进行分析发现,与适合放疗组患者相比,警示组和不适合放疗组患者乳房切除的风险明显增高(警示组HR1.61,P<0.001;不适合放疗组HR1.34,P=0.03)。 各个组中,外线束放射治疗组患者以后乳房切除风险始终低于术后不进行放疗组,而近距离放射治疗组患者以后乳房切除风险也始终低于术后不进行放疗组(风险处于外线束放射治疗组和术后不进行放疗组之间)。作者们说。 作者在文章中提到研究中多个局限,包括2002-2007年是采用近距离放射治疗的早期阶段。自那以后,近距离放射治疗技术和放疗剂量都大幅提升了,斯科茨代尔亚利桑那州乳腺癌专家RobertKuske医生和北卡罗来纳州国家统计科学研究所三角研究园区的S.StanleyYoung医生说。限于老年患者的分析,也限于结果的适用性,我们试图评估美国肿瘤放疗学会使用标准的可行性。 Kuske和Young说,更大样本的文献支持其继续应用,近距离放射治疗的研究加速了部分乳腺放射治疗(APBI)的发展,这一研究不会减慢其发展势头。多个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已经完成。有了成熟的数据支持,我们最终能对全乳腺放疗和部分乳腺放射治疗进行科学有效的直接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