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田园养生网 首页 肿瘤 乳腺癌 查看内容

乳腺癌的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

2018-8-14 22:46| 发布者: 田园网| 查看: 594| 评论: 0

乳腺癌的危害有哪些?乳腺癌是发生在乳房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下面为您介绍乳腺癌的危害有哪些。

数据显示,乳腺癌年龄分布情况为:40—50岁约占30%,50—60岁约占30%,60—70岁约占17%,30—40岁约占10%。

在这1200余例病人中,早期乳腺癌患者所占比例不到10%,绝大部分病例发现时都已到了中晚期。

在中国大城市女性肿瘤发病率排名中,乳腺癌已经位居第一,而且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压力大、饮食结构不合理、不良情绪多发、乳腺增生、滥用保健品等因素均可诱发乳腺癌。

而导致乳腺癌难以早期发现的最重要因素,就是绝大多数女性缺乏普查意识。

医院的统计数据显示,40岁以上的女性80%以上不做定期检查;50%的乳腺癌患者摸到包块才到医院检查。

而在美国,由于普查工作做得好,80%的乳腺癌患者都是早期发现,因此死亡率在下降。

乳腺癌目前没有特殊的预防措施,但如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愈后一般都比较好。

专家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应每年检查一次;40岁以下的成年女性最好每2到3年检查一次;临床检查可触及或可疑触及肿块者、有乳头溢液史的患者、30岁以上有母系乳腺癌家族史者等高危人群,则尽可能半年检查一次。

目前乳腺癌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值得注意的是科学家研究总结出诱发乳腺癌的八大危险因素:

家族遗传:

患有遗传性乳腺癌家族史可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为母亲患乳腺癌,女儿亦好发乳腺癌,发病年龄轻,常发生在闭经前,多为双侧性;另一种为母亲未患过乳腺癌,但在一个家庭中,至少有两个姊妹患乳腺癌,这种家庭中乳腺癌的发病率要比无家族史的家庭中乳腺癌发病率高2—3倍,且这种乳腺癌多发生在闭经后,常为单侧性。

月经因素:

月经初潮年龄早于12岁,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初潮17岁者大2.2倍;绝经期晚于50岁者,比45岁后绝经者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1倍左右。

流产过多:

正常自然流产不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而反复人工流产,或18岁以前多次做人工流产者,易引发乳腺疾病,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 提醒:多次人流易致宫颈癌人工喂养:

母乳喂养是预防乳腺癌的最佳天然手段之一,哺乳可使生乳腺癌的危险减少20%至30%。

提倡:哺乳时间越长患乳癌危险越小

性生活质量差:

乳腺疾病和性生活密切相关,女性的性压抑可以增加乳腺小叶增生与乳腺肿瘤的发病几率。国内有关调查显示,患有乳腺小叶增生的妇女86%的人在性生活中从未达到过性高潮;初婚年龄越大,乳腺癌发病率越高。

抑郁情绪:

在独身女子、留守女士、公关小姐、退休女工和一些中学教师中,患乳房疾病的较多,乳腺癌发病率也高。由于这些女性极易产生紧张焦虑、孤独压抑、悲哀忧伤、苦闷失望、急躁恼怒等抑郁情绪,长期受不良情绪剌激,机体生命节律发生紊乱,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进而导致内环境失衡,免疫力下降,可使胸腺生成和释放的胸腺素减少,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对体内突变细胞的监控能力和吞噬能力下降,容易发生癌肿。

过度肥胖:

肥胖与乳腺癌密切相关。女孩肥胖易性早熟,为日后患乳腺癌埋下祸根。肥胖者乳腺癌等癌症的发生率高于非肥胖者3.45倍,因为脂肪堆积过多,雌激素的生成便增加,多余的雌激素被脂化后贮存于脂肪组织内,并不断地释放进入血液,对乳腺组织产生剌激,久而久之,易引起乳腺癌。再有,肥胖者大都有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胰岛素血症,体内胆固醇升高后,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细胞膜的胆固醇含量升高,抑制了免疫功能。

不良生活习惯:

以吸烟、酗酒为“时髦”、去夜总会、歌舞厅,通宵达旦地沉浸在灯红酒绿之中、喜吃煎炸食品和各种糕点甜食,而对粗粮、蔬菜却从不沾口;独身、或过了30岁才结婚生育,生了孩子不愿喂奶;还有些女子佩戴乳罩过紧或过松,失去保护乳房的作用。

标签:
肿瘤
糖尿病 健康 养生
科普视频

    QQ|田园网安康养生

    GMT+8, 2025-5-14 07:32

    田园养生网 X3.5

    © 20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