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脑血管病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就诊的患者中,最年轻的脑血管病患者仅29岁,30--45岁的中青年患者明显增加。专家提醒,生活中人们若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有效地控制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控制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等,同时注意合理膳食、增加体育锻炼、戒烟限酒,发现预警信号及时就医等,3/4的脑血管病是能被控制的。 有资料显示,高血压病人中有20--30%死于脑血管病,脑血管病病人中有高血压史的占60--70%。所以,有高血压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应当了解,脑血管病在发生之前数小时至1个月往往会有一些先兆,大约60%以上的病人在发病前会出现下述一个或数个先兆症状。这些先兆症状应属于偏瘫整个病程中的超早期表现,它提示脑血管病正在形成之中,若本人或家人能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有可能防止脑血管病的发生。 现代医学科学研究证实,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脑血管病发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现代生活水平提高造成的高脂血症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阻塞心脑血管; 二是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造成了血管自身的病变,如血管内膜增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管痉挛等,从而使心脑供血不足,甚至供血中断引发心脑血管病。 也就是说要想彻底治疗冠心病、脑血栓,要从血液和血管这两方面着手双重治疗。 七种异常表现作为产生脑血栓的重要信号: ①近期出现过手足麻木或软弱无力,手中拿东西忽然落地; ②突然出现短暂性的双目失明或视物模糊; ③忽然失语,或吐字不清,或说话困难,但却“心里明白”,即意识清楚,而且很快会恢复正常,不留任何痕迹; ④时常头晕,有时甚至突然晕倒在地,但又能迅速清醒过来; ⑤近期出现记忆障碍,尤其是近期记忆明显减退,乃至完全遗忘; ⑥原因不明的智力减退,注意力不易集中,思考问题感到费力,工作效率降低; ⑦通过查眼底可检查出脑动脉硬化或高血压,或血脂、血粘度增高,脑血流图有供血不足的改变者,则近期更可能发生脑血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