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人群胆固醇认知盲区 盲区一:不知道胆固醇真正的危害,深处险境,仍置若罔闻 "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致病因素,而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因胆固醇水平增高而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每天都在发生,四大高危人群却对于这些潜在危险不太了解。 盲区二:跟着感觉走,没症状就不检测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很少关注控制胆固醇,理由很简单:没有症状。但当积少成多后,往往是以惨痛的事实让人们牢记高胆固醇水平的存在。2001年美国的一项研究提示,至少有25%的冠心病患者是在从来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突发猝死或心梗。 建议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以及中风患者,每3~6个月检测一次胆固醇水平。 盲区三:只看箭头,不看值,化验单背后潜伏的危险 我的化验单上"坏胆固醇"明明没有显示升高的箭头,说明是正常的呀?有些高危患者可能不服气了。其实,正常值是参考健康人的标准设定的,而高危人群的胆固醇要控制得比健康人严格,标准值自然也就需要更低一些,因此,这四类人群单凭化验单上的箭头无法判断自己的危险程度,一定要咨询医生的意见。 高危人群也可以通过记住两个数据来帮助判断危险状态:100或者2.6,即只有将"坏胆固醇"水平控制在100mg/dL(2.6mmol/L)以下,才能让自己远离危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