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的相关知识有哪些?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是血液循环的枢纽和动力源泉。心脏通过血液循环将氧、营养物质、酶和激素等供给组织,并将组织代谢废物运走,以保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的进行,从而维持着人的生命活动。 我们常听病人说:“我得了心脏病”,“我的心脏不好”等等。当我们问他有什么心脏病时,他又回答不上来。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状况才可以算是心脏病呢? 心脏病不是抽象的,而是实实在在的、具体的,必须是在心脏整体上发生器质性病变或在结构上或某些特有的功能的改变才能视为心脏病。 病人所说的“心脏病”,一般指的是胸部某个部位不适的感觉或是胸闷、心慌、胸痛等症状,但不一定有心脏病。 诸如某种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某种心肌炎、某种心肌病、冠心病、地方性心脏病和某种心脏传导系统疾病等数十种,要细致诊断。 任何一种疾病的诊断,其诊断条件或标准都是由历代众多的专家通过大量实践共同讨论制定的。只有完全具备了诊断条件,才能作出诊断。 心脏病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心脏病变、年龄、体力等情况,采用动静结合的办法,在恢复期尽早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对改善心脏功能,促进身体健康有良好的作用。 在康复治疗中要注意心理康复,解除思想顾虑,加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恢复工作或学习后要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规律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