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抑郁以情绪低落、忧郁不舒为主症,病属中医学“中风”、“郁证”范畴。 郁证的发生,系由于情志不遂,肝郁气结,渐至脏腑气机不和,导致肝失疏泄、脾失运化、心神失养,气血阴阳失调。主要责之于心肝脾三脏及气血失调。而中风患者,平素多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衡,复因情志不遂、劳逸失度、饮食不节等引起气血运行受阻,痰瘀阻滞,肌肤筋脉失养;肝肾阴亏于下则肝阳亢于上,阳动化风,血随气逆,挟痰上蒙清窍,横窜经络,形成本虚标实、阴阳不相维系之证候。 同时,清窍被蒙,脑气与脏腑之气不接,神明被扰,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失常,出现神情恍惚、悲忧善哭、失眠健忘等郁证症状。一方面,脑卒中患者难以接受突如其来之躯体言语功能障碍,忧愁思虑,气机不畅使肝失条达,肝气瘀积成郁;另一方面,中风与郁证相关相承,既具有独特的病理改变,发病之前二者更是有着共同的病理基础,可互为因果。此为早期防治脑卒中后可能并发的郁证提供了中医学的立论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