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炎和宫颈糜烂,这两种疾病相信很多育龄女性朋友应该都会有所耳闻。那么,究竟它们之间有着怎么样的区别呢? 1、基本概念 宫颈炎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有急性和慢性两种,临床上以慢性多见。 宫颈糜烂是指宫颈由于炎症的刺激程度不同,可以分成多种类型。宫颈糜烂由于宫颈表面的鳞状上皮长期浸于碱性炎症分泌物中而剥脱,很快由适应在碱性炎症分泌物中而剥脱,很快由适应在碱性环境中生长的宫颈管内柱状上皮所代替。 因柱状上皮薄,可显露皮下血管,宫颈表面乃呈红色,通称宫颈糜烂。 其实,宫颈糜烂就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长期以来临床医生将慢性宫颈炎和宫颈糜烂视为同义词。 2、发病原因上的区别 宫颈炎的发生与性生活有关系,自然或人工流产、诊断性刮宫以及分娩都可造成子宫颈损伤而导致炎症。病原体主要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和厌氧菌,其次是淋病双球菌、结核杆菌,原虫中有滴虫和阿米巴。 引起宫颈糜烂的原因有:清洁过度、不洁性生活、月经期间的细菌感染、多次人工流产、性生活过早,多个性伴侣。病原体侵袭,常见为一般化脓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淋病双球菌、结核杆菌、病毒、放线菌、滴虫、阿米巴均可引起宫颈的炎症发生。 3、临床表现上的区别 宫颈炎主要症状为白带增多,呈乳白色粘液样或呈黄色脓样,有时可稍带血。重症者有时可引起腰骶部酸痛。妇科检查时可见宫颈有不同程度的糜烂、肥大、腺体囊肿或息肉。 宫颈糜烂主要症状为白带增多,呈黄色脓性、黏稠状,膀胱出现尿频、尿痛症状,有的还会出现腰骶部疼痛、盆腔下坠痛及痛经。宫颈糜烂是子宫炎症中最常见的病变之一,临床上根据宫颈糜烂面积大小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根据靡烂的深浅度,可分为单纯型、颗粒型和乳突型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