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田园养生网 首页 糖尿病 糖尿病综合 查看内容

糖尿病管理的十六字真言:维多利亚宣言

2016-10-9 16:42| 发布者: 田园网| 查看: 4852| 评论: 0|原作者: 许樟荣|来自: 解放军306医院

摘要: “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结合自己的生活去体会、去调整,使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尽量不转变或者缓转变为糖尿病,使已经是糖尿病的患者能够更好地控制好病情,尽量没有或者缓发生糖尿病并发症, ...

适当运动

说完饮食,另一点重要的就是适量运动。国外做过一些统计,糖尿病前期人群如果每天能够坚持半个小时中等以上强度的运动,比如快步行走、跳绳、跑步、游泳,一个星期坚持5次,5~10年以后,糖尿病前期发展成糖尿病的风险性可以下降40%以上,所以运动对于避免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是很有帮助的。每周5次、每次半小时以上的运动量看似简单,可是要持之以恒也是很不容易的。所以糖尿病前期人群应该特别注意意志的磨炼,运动要有规律,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对于老年糖尿病前期人群而言,运动的方式以走步和游泳为好。无论走步还是游泳都是自限性运动,走得太累或游泳游不动了,锻炼者自然会减慢速度或休息,不至于因为运动过强而伤身。老年人切记,运动过量或运动得不合适是可以伤身的。老年人不适合爆发性体力运动,如举重;也不适合在寒冷的冬天的早晨,冒着凛冽寒风去跑步。大约15、16年前,中国科学院感光所1位科学家在严冬的黎明去跑步,结果猝死在街头。尽管当时该研究所和我院的领导高度重视,医务人员全力以赴,但是,患者送到我院急诊时已经去世了。十分可惜。最近,发表在著名的医学杂志《柳叶刀》报告研究指出,有心脏病的患者,运动过量和运动不足都会增加死亡率。那么多少运动量为合适呢?专家指出,这些患者的运动量以每天跑步不超过7.4公里或每日走路不超过10.6公里为合适。不久前,美国另一项研究通过对糖尿病前期患者采用不同强度的运动量,观察半年,再行糖耐量试验,并与经典的糖尿病前期治疗组(即通过低脂低热卡饮食和适当运动)比较,发现单纯的每周行走19.5公里的中强度运动组的糖耐量改善(7%)与经典治疗组的糖耐量改善(9%)相似,要好于每周行走12.6公里低强度运动组(5%)和每周跑步19.5公里的高强度组(2%)。作者认为,高强度运动往往燃烧的葡萄糖比脂肪多,而中等强度运动燃烧的脂肪比葡萄糖多。中等强度运动的好处是它燃烧掉肌肉中的脂肪,而脂肪是储存餐后葡萄糖的主要场所。所以,我们要树立适量运动的概念。

我国的卫生计生委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吃动两平衡、日行一万步。当然,这是针对健康大众的。如果已经有了心血管疾病、关节病变、肝肾疾病等的患者,运动量就应该适当减少,运动的方式更应该缓和。建议这类患者,应该在制定运动计划前,进行必要的体检和征求医生的意见。

戒烟限酒

宣言的第三条是戒烟限酒。抽烟对于任何人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尤其是糖尿病或者心血管病患者一旦吸烟,各种并发症的风险性都会增加,所以戒烟是必须的。烟草燃烧时产生的烟雾中含有40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有致心血管病作用的主要是尼古丁和一氧化碳两种化学物质。吸烟的危害是低剂量、长期持续的慢性化学物质累积中毒过程,其危害往往是在开始吸烟以后十几年或几十年后才表现出来,一旦暴露出来就会产生严重的甚至是无法挽回的后果。吸烟者戒烟后,烟对身体的毒性作用会慢慢消失,研究发现吸烟者戒烟10年后患心血管病的机会与不吸烟者无明显差别。我们临床上往往看到,严重吸烟的糖尿病患者有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和下肢动脉闭塞症;严重吸烟的患者一旦发生糖尿病足溃疡,有更高的截肢率和死亡率。另外,吸烟人群的肺癌、口腔癌等癌症的患病率更高。

而酒则是把双刃剑,滴酒不沾和酗酒都对健康不利,少量喝一点酒反而有益健康。但是也不能盲目提倡饮酒,因为酒量会随着饮酒的时间有所增加,原来只能少量喝酒的人时间长了,喝酒的量就见长。因此饮酒虽好,但需限量,过犹不及。

心理平衡

最后一条就是心理平衡。生活幸福与否主要取决于自己的期望值而非外界眼光。如果一个人对生活的期望适度,便总能感觉到十分幸福;若一个人总是不满足于现状,便总是处于一种失望的状态,这种人就很少有幸福感。反过来,幸福感缺失的人也很容易得病,尤其是心理上的疾病。美国马里兰州流行病学家曾经对3682名受试者进行了分析,其中52%为女性。从基线开始,研究者对受试者的婚姻状况、婚姻关系紧张度及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经过10年随访,统计其冠心病患病率和总死亡率。结果显示,在校正了年龄、收缩压、体重指数、吸烟、糖尿病和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因素后,随访期间已婚男性与未婚男性相比,前者死亡的可能性降低一半;夫妻发生冲突时常保持沉默的女性,其死亡率是不保持沉默女性的4倍;如果妻子为工作而心烦意乱,其丈夫罹患冠心病的风险升高1.7倍。这从家庭关系的角度说明,人的心理状态与寿命是有关系的。

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中有20%的患者有忧郁或焦虑等心理障碍。曾经有一位患者专程从武汉来找我看病,他患糖尿病1年多,总是感到全身麻木、疼痛,难以入睡,生活十分痛苦,但检查结果又一切正常,因此患者十分焦虑,苦不堪言。我了解了这位患者的情况后便建议他去看心理医生,患者说曾经的确在心理科就诊,吃了药以后症状明显好转,但是后来医院的心理科取消了,症状复发,因此特意来到北京看病。我们临床上看到有相当一部分糖尿病患者患有周围神经病变,有些患有痛性神经病,即总是感到下肢发麻、疼痛,严重者不能盖被子、甚至皮肤被接触就感到疼痛,这些患者十分痛苦。曾经有一位患者因为夜里疼痛难忍而自杀的。这些患者中相当一部分是忧郁症患者或有严重的心理障碍,经过加用一些精神药物如三环类抑制剂、度洛西丁等药物后,患者的疼痛感会明显减轻。需要指出的是,这类疾病的诊治完全是专业的,即患者应该由精神心理科医生诊治,并在治疗中严密观察。有些治疗忧郁症的药物本身会引起心身疾病。

现代生活节奏很快,每个人的压力都很大,容易产生抑郁、焦虑情绪。而焦虑不仅对精神有影响,对糖尿病、高血压等身体疾病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所以,心理平衡是十分重要的。

希望所有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病友都能用心记下这十六个字的维多利亚宣言:“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结合自己的生活去体会、去调整,使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尽量不转变或者缓转变为糖尿病,使已经是糖尿病的患者能够更好地控制好病情,尽量没有或者缓发生糖尿病并发症,使自己的生活质量能够好如常人。在防治糖尿病的过程中,医务人员的作用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患者本人的努力。愿我们共同努力!

标签:
12

最新文章

肿瘤

最新帖子

糖尿病 健康 养生

科普视频

田园网安康养生

GMT+8, 2024-4-19 12:58

Copyright 田园养生网 X3.5

© 20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