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9 x; M5 P: U5 g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 n3 L5 ]4 Y2 j2 S在整体人群,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以收缩压更为明显,但50岁后舒张压呈现下降趋势,脉压也随之加大。近年来,人们对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的作用以及心、脑、肾靶器官保护的认识不断深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也在不断调整,目前认为同一血压水平的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不同,因此有了血压分层的概念,即发生心血管病危险度不同的患者,适宜血压水平应有不同。
9 [, a7 i) f% N" Y/ V! B; a5 Y血压值和危险因素评估是诊断和制定高血压治疗方案的主要依据,不同患者高血压管理的目标不同,医生面对患者时在参考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其具体情况判断该患者最合适的血压范围,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8 ]1 I: x- c/ o/ t% L3 t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推荐使用24小时长效降压药物控制血压。除评估诊室血压外,患者还应注意家庭清晨血压的监测和管理,以控制血压,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I% ~: D+ a2 K" _8 C+ X9 s
高血压病因:
' Q$ F6 X9 T, Z1 I7 T8 A1.遗传因素 + y; W' u/ |' H! o' |! k
大约60%的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目前认为是多基因遗传所致,30%~50%的高血压患者有遗传背景。 $ F. I& N( {$ N+ G' P" S$ ^
2.精神和环境因素 + i0 Y% o! I5 v5 C
长期的精神紧张、激动、焦虑,受噪声或不良视觉刺激等因素也会引起高血压的发生。 3 g6 e0 e% y! s3 U
3.年龄因素 " G# t8 g4 W' F& ]
发病率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 E. B* `3 t' J' w# f7 r6 Q
4.生活习惯因素 * G6 J; i( ^' U( H% e, N
膳食结构不合理,如过多的钠盐、低钾饮食、大量饮酒、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均可使血压升高。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 E$ j7 o2 h: z/ Y5.药物的影响
. ]/ E7 ?- a5 t8 U/ r' B# }4 Z避孕药、激素、消炎止痛药等均可影响血压。 4 `) |/ c( S# ^8 m0 S3 r% _
高血压?中医治疗高血压的验方,错过后悔 4 V) o, n0 y6 n* ] u
6.其他疾病的影响 5 q+ K5 Y5 K' W1 U* h: h
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甲状腺疾病、肾动脉狭窄、肾脏实质损害、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嗜铬细胞瘤、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等。
3 G/ T6 {, z' E; r; T高血压分类:
, |& M+ ?" q3 p4 p) Z% l临床上高血压可分为两类:
: O; n- a. J. I x5 N1.原发性高血压 9 w4 g( V8 ?8 ~2 @4 t* z
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
: V" H4 m. i/ l- v! b1 Q2.继发性高血压
, ~; e# S9 R- o0 b; q1 ~$ a" @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在这类疾病中病因明确,高血压仅是该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血压可暂时性或持久性升高。 / w' }, l- s7 R4 ]
眩晕(高血压)验方秘方 ]# M, w6 T: f) |& G/ h
降压调肝汤,治疗高血压肝阳上亢,头痛眩晕,行走欲仆,脉弦硬,舌红,烦躁失眠,或有肢麻。
6 j3 ^; }( p, f i[辨证方]
+ t* r. E4 d3 K1、寒证 # D! Y# v/ h! k3 n& Z2 t: A
邝安堃:头昏眼花,耳鸣,腰酸,畏寒,阳萎遗精,尿频数,舌质淡嫩,脉沉。金匮肾气丸。 5 E5 i1 a% r8 F- C( b8 r6 a
干地黄24克,山药12克,山萸肉12克,泽泻9克,丹皮9克,肉桂3克,附子(炮)3克,茯苓9克 . M. D4 ~1 x$ V) |
--《高血压在中国》
& z) S3 ?0 i! V& z+ p8 F2、热证 3 _& e/ R6 V; [; `! ]
魏长春:降压调肝汤,治疗高血压肝阳上亢,头痛眩晕,行走欲仆,脉弦硬,舌红,烦躁失眠,或有肢麻。 1 v, S9 \1 K( o9 e
谷精草30克,野菊花9克,夏枯草12克,旱莲草30克,决明子、广地龙淮牛膝、桑寄生钩藤各15克
# X( j' Y1 N4 J水煎服。 : i$ o& z7 F Q: l/ P# U
--《中医实践经验录》
+ k- T; z) z2 j, W7 E! \2 u龚志贤:治高血压方,治疗因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耳鸣、脉弦实。
6 e4 P: m+ t- M3 F+ ]/ g川芎12克,菊花20克,地龙10克,川牛膝15克,夏枯草30克,地骨皮15克,康源茶馆罗布麻茶15克 5 Y% R. u4 G. z+ d) Y$ J2 T$ \
水煎。日1剂,分2次服。 $ d0 z8 O2 Z1 ?* F0 M: {
--《龚志贤临床经验集》
) |6 P) t/ e0 ]! f6 n陆芷青:余临证五十年,所诊高血压病者,肝阳上亢者最多,以眩晕、两脚轻浮、如坐水中、舌红苔黄、脉弦为主症。方用: : M. r# Q! m- V1 U+ A9 b1 p5 ]' n
石决明30克(先煎),夏枯草16克,滁菊花15克,黄芩9克,钩藤12克(后下) ,桑寄生15克,炒白芍9克,川牛膝9克,杜仲12克,地龙9克,川芎5克
) F. S: g; S- V- L# Q5 ?4 o+ {如见口燥咽干,加生地18克、元参12克。上药水煎,连服15帖,舒张压与收缩压可下降15~30毫米汞柱。 " @0 I2 t. w, E/ a" O7 ^( {% s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4 D7 r; W/ u' k- p3 t孙伯扬:眩晕头胀而痛,午后较重,烦急易怒,用养血平肝汤。 + y6 q$ B4 ~5 u( p# r8 s
生地20克,白芍药15克,川芎10克,菊花12克,钩藤12, 决明子15克,胆草炭10克,菖蒲8克,远志10克,川楝8克,夏枯草15克,牛膝15克
7 V+ C& I7 j' z( m7 B: Q& E3 w--《北京市老中医经验选编》(二) % D6 b1 H8 T. S; M# Z u- t2 o
贾福华:某些高血压病人,头晕胀痛,间或烦躁,面色潮红,同时有小便频数现象者,用下方几剂药后可使眩晕症状缓解,血压下降到正常范围,有可喜的成效。
+ M o4 p0 ?1 ]白蒺藜9克,菊花9克,黄芩9克,夏枯草15克,熟女贞15克,肉桂1.5克(研末吞) 9 N# Y, Q' F2 ^+ m+ h, T7 h
--《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 1 F, q X- Z' O
张子琳:平肝清晕汤,治眩晕。每逢用脑过多,或因心情激动及精神紧张而增剧,伴有急躁易怒,耳鸣目昏,口干少寐,舌红,苔薄黄,脉弦数。对现代医学中的高血压、脑动脉硬化以及一些神经衰弱和脑部疾患等所引起的眩晕,均有显效。 g" ]# U5 k2 \. |
生白芍12克生地15克生石决明15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菊花9克 白蒺藜12克
6 l0 v9 C9 f& ~1 f, }--《名老中医医话》
8 E. g' ^, n2 x" w6 h, r3 V3、虚证 7 _: ]9 h3 J3 v
陆芷青:肾阳不足,肾阴亏虚,症见眩晕腰酸,下肢无力,舌淡红,脉沉关弦尺弱,用杞菊地黄丸改汤剂,加牛膝、川芎、淡附片,降压效果颇佳。 ! ^& K+ D; z5 Y; m
熟地30克,丹皮9克,泽泻15克,淮山药15克,山萸15克, 枸杞9克,菊花9克,茯苓12克,牛膝9克,川芎5克,淡附片3克 " U0 Z+ j; W7 P6 e7 ~* X
水煎服。若不用附片则无降压效能。
: k& Z9 z$ e, C# l) B' f--《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 x1 a* _& t; L! Y贾福华:我在1965年3月参加上海市效农村巡回医疗工作,在临床上见到眩晕患者很多,如照传统用药,则对农民经济负担较重,于是从“验、便、廉”出发,制定了一个处方,在临床上运用于头晕(没有胀痛)目眩,视物模糊,耳鸣音微,心悸不寐,自汗盗汗,脉细等症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 H2 ~) P* x1 G) H7 r炙黄芪9克,紫丹参9克,炒白芍9克,淮小麦15克
& n* b% z5 K, j& |% x--《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
( S' A; v( i1 z* Z6 j% `8 E中医讲辨证施治,以上药方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