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0岁内儿童可能心力衰竭?中医怎样看心力衰竭

2017-7-4 13:17| 发布者: 安康养生视频| 查看: 754| 评论: 0

心脏的主要功能是向全身组织输送足够的血液,以满足机体的正常代谢活动,和生长发育的需要。当心脏发生心肌病损,或长期负荷加重,心肌收缩就逐步萎缩。

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

小儿时期心衰,以10岁以内发病率最高,其中尤以先天性心脏病引起者最多见,病毒性或中毒性心肌炎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心糖原累积病等病亦为重要原因,其诱因常为支气管肺炎,儿童时期以风湿性出来心脏病和急性肾炎,所致心衰最为常见。此外克山病,重度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维生素B缺乏,电解质紊乱,缺氧等均可引起心衰。

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年长患儿心衰的症状,与成人相似。主要表现为,乏力劳累后,气急食欲减退,腹痛及咳嗽,安静时心率增快;呼吸表浅增快;颈静脉怒张;肝增大有压痛;肝颈反流试验阳性病情中药较重者可有端坐呼吸肺底部可有湿罗音浮肿,尿量减少。

婴幼儿心衰特点:呼吸快,浅,频率可达50~100次/分,喂养困难,体重增长缓慢,烦躁多汗,哭声低弱,肺部可闻及干罗音或哮鸣音。肝增大达肋下3cm以上,心脏缺少增大,心率可增快达150~200次/分,浮肿首先及于颜面,眼睑等部位,严重时鼻唇三角区呈现青紫。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的心脏损害引起心输出量减少和心室充盈压升高,临床上以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以及肺循环和 (或)体循环淤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征。

中医探索心力衰竭:

中医学认为,本病内因缘于素体虚弱,正气不足,外因缘于感受六淫,饮食劳倦。痰浊阻肺,心气虚衰及心肾阳虚,气阴两亏等均可导致本病。病位主要在心,并与肺、肾关系密切,病情严重时则见五脏俱损之危候。病性属本虚标实,在本为心肾阳虚,血脉无力,在标为痰饮、瘀血阻滞于内。

本病属重症危候,涉及脏腑甚多,虚实兼夹,证候繁杂,但总以气短心悸,动则喘促汗出,口唇紫绀,浮肿尿少为主要表现。临证之时重在分清轻重缓急。伴见喘息不得卧,汗出淋漓,四肢厥逆,甚则昏迷者,属急、属重,须当机立断,急以救逆,不得贻误病情。

1。痰热壅肺

主证:发热咳嗽,痰多色黄,胸闷喘促,心悸气短,口唇发绀,甚则喘逆不得卧,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分析:本证由时邪外感,郁而化热,炼液为痰,瘀阻心肺所致。热盛于内,故见发热。肺气失宣,故见咳嗽痰多。痰湿内阻,血脉不畅,心失所养,故见心悸气短。痰阻气道,肺失清肃,故见气促,甚至喘逆不得卧。

治法:清热化痰,泻肺行水。

方药: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生石膏20g,葶苈子、全瓜蒌、鱼腥草、车前子各10g,杏仁、天竺黄、麻黄各6g。身热重加连翘、黄芩;咳逆胸闷加桑白皮、丹参。

2。心肺气虚

主证:自汗乏力,心悸气短,动则加剧,咳嗽喘促,面色青灰,舌淡暗,苔薄白,脉沉弱无力。

分析:本证由大病久病,正气渐亏,心肺两伤所致。心气不足,血脉不畅,故见心悸,面色青灰。肺气虚衰,失于清肃,故见气短,喘促。

治法:益肺养心,补气扶正。

方药:养心汤加。太子参、黄芪、生地各12g,茯神、远志、柏子仁各10g,麦冬、五味子、炙甘草各6g。咳嗽喘促加桑白皮、车前子;唇舌紫暗加丹参、赤芍、益母草。

3。气阴两虚

主证:胸闷气短,心悸不安,头晕目眩,口咽干燥,眠差盗汗,或有低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或结代。

分析:本证由久病体弱,气阴俱伤所致。气虚则见心悸气短。阴亏则见口咽干燥。气阴不足,无以上荣,故见头晕目眩。虚热内生,故见心烦不安,低热。

治法:益气养阴,宁心安神。

方药:生脉散合炙甘草汤加减。太子参、麦冬、白芍各12g,炙甘草、生地、阿胶各10g,桂枝、五味子各6g。低热不退加龟版、地骨皮;眠差梦多加夜交藤、远志、酸枣仁。

4。阳虚水泛

主证:心悸怔忡,气短乏力,咳喘气促,不得平卧,尿少浮肿,畏寒肢冷,唇舌紫暗,苔白滑,脉沉滑或结代。

分析:本证由心肾不足,水气上逆,凌心射肺所致。肾阳亏虚,水湿不化,故见尿少浮肿。水气上凌心肺,故见心悸怔忡,喘咳气促。阳气不足,阴寒内生,故见畏寒肢冷。

治法:温肾补心,温阳利水。

方药:真武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生龙骨、生牡蛎各20g,茯苓、白芍、白术各10g,附子、桂枝、甘草各3g。恶心呕吐加半夏、陈皮;汗出肢冷、喘不得卧加黑锡丹。

5。阳气虚脱

主证:心悸怔忡,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呼吸气微或气短喘促,不能平卧,肢厥不温,昏厥谵妄,舌淡暗,苔薄白,脉微欲绝。

治法:回阳固脱,益气复脉。

方药:参附汤加味。人参、附子各3g,干姜、生龙骨、生牡蛎各10g,五味子、山萸肉、茯神各12g。昏厥谵妄加胆南星、菖蒲;烦躁不安加远志、夜交藤。

标签:

最新文章

肿瘤

糖尿病 健康 养生

科普视频

田园网安康养生

GMT+8, 2024-5-2 12:22

Copyright 田园养生网 X3.5

© 20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