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健康之路》2023年2月24日节目《疾病虽罕见 也要被看见(三)》视频要点文字笔记,了解脊髓性肌萎缩症。 钟雪梅: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什么是脊髓性肌萎缩症? 脊髓性肌萎缩症是一种神经肌肉病,属于儿童神经内科范畴。这是一种由于基因突变造成的遗传性疾病,很多人都是从儿童期起病的。它的发病率大概是在万分之一左右,但携带这个基因的人群比率大概有四十到五十分之一左右,携带率还是比较高的。 为什么会出现脊髓性肌萎缩症? 脊髓前角的神经发出会电冲动,支配肌肉活动。这部分细胞如果坏掉,人体的肌肉就没有力量了。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孩子由于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突变,使得运动神经元存活蛋白严重不足,导致这个地方的神经元细胞全都变性坏死,它所支配的肌肉就会表现出无力。 为什么说脊髓性肌萎缩症很凶险? 这个疾病的发病年龄比较小,不容易被发现。新生儿就有可能发病,6个月以内的婴儿,可能出现手脚活动少、四肢无力、颈部肌肉无力、呼吸急促等症状。 基因诊断,为患儿带来希望 基因筛查是预防脊髓性肌萎缩症的有效手段。建议针对有患儿的风险家庭,患儿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在婚前或怀孕早期都要做携带者筛查。 全面呼吸管理,呵护患儿远离疾病痛苦 对于患有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孩子来说,一旦出现呼吸道感染,就很容易发生肺炎出现呼吸衰竭。如果孩子的肺炎比较严重,一开始可以使用无创呼吸机,如果仍不能满足呼吸需求,就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治疗,甚至将气管切开。 气管切开不仅会影响孩子本身的生活质量,也会使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护理过程十分艰难。为了避免患儿陷入这种困境,必须要做好全面呼吸管理,防止孩子患肺炎。 扶助 胃造瘘解决患儿营养不良难题 患有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孩子,会因为吸吮无力、吞咽困难等问题,无法正常进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骨瘦如柴。胃造瘘技术的出现,能辅助患儿正常进食,维持营养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