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心脏病患者,由于秋季的天气变化,往往引起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加上血压升高、血粘度增高等因素,造成心脏负担增加,使原来的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的病情加重或恶化。因此,应防患于未然,做好保健工作。 谨防感冒:在天气突然变化时,要注意保暖;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时,避免到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进行长时间的活动。 环境条件:室温过高、过冷,或噪音过大,会使心率增快而加重心脏负担。温度过高及气压过低,可造成胸闷加剧、呼吸困难。因此,环境要安静、清洁;室温要适度,注意通风、凉爽,空气清新。 合理饮食:低盐饮食,一天吃盐2~5克,可预防水钠潴留,减轻心脏负荷;每餐食量不宜过多,需食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和易消化的食物;少吃辣椒、生姜等刺激性食物;少饮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要戒烟忌酒。此外,一次饮水量不宜过大,以免血容量增加而加重心脏负担。 适度锻炼:可避免便秘、坠积性肺炎及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活动量以不引起心慌、气促为度,要持之以恒。 休息体位:卧床休息可减轻心脏负担,但长时间平卧会加重肺淤血,容易造成呼吸因难。最佳体位是半卧位,头部和胸部都适当垫高。白天可在靠椅上休息,两腿下垂,减少肺於血。 切忌激动:情绪激动、紧张烦躁、发怒受惊等,均可使肾上腺分泌儿茶酚胺增加,导致血压上升,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上升,增加心脏负担。因此,平时不生气,少看惊险、竞技性比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