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家庭生活中忙忙碌碌的你,有痛经的烦恼吗?生活中的烦心事以及够多了,如果再添加了痛经,这种日子怎么能够轻松。可是,痛经来了,你要是觉得经期过后疼痛就会消失而忽视它,那你就可能延误了许多种妇科疾病的治疗,从而导致病情加重。解决痛经的方法有哪些,能治的好吗? 祖国医学根据病因将痛经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分别进行辩证施治。 1、气滞血瘀:经前或行经期间出现小腹胀痛、阵痛拒按,或伴有胸胁乳房作胀,乳头触痛,心烦易怒,经量少或行经不畅,经色紫黯,夹有血块,舌紫黯或有瘀点。 对此应选用具有舒肝理气、化瘀止痛作用的中成药,如坤灵丸:有调经养血,逐瘀生新之效。用于月经不调,或多或少,行经腹痛,子宫寒冷久不受孕,习惯性流产,赤白带下,崩漏不止,病久气虚,肾亏腰痛。 2、阳虚内寒:寒凝胞中,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喜温喜按,得热则舒,经色淡量少,伴有腰痉腿软,手足欠温,小便清长,舌苔白。 对此应选用具有温经散寒,养血止痛作用的药,如“艾附暖宫丸”,主要成分有艾叶(炭)、香附(醋制)、吴茱萸(制)、肉桂、当归、川芎、白芍(酒炒)、地黄、炙黄芪、续断等,主治理气补血,暖宫调经。用于子宫虚寒,月经量少、后错,经期腹痛,腰酸带下每次1—2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3、气血虚弱:经期小腹绵绵作痛,或经过小腹痛,喜揉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薄,伴有神疲乏力,面色痿黄,食欲不佳,大便溏泻等。 对此应选用具有益气、补血、止痛作用的中成药,如妇科十味片:养血舒肝,调经止痛。用于血虚肝郁所致月经不调、痛经、月经前后诸证,症见行经后错,经水量少、有血块,行经小腹疼痛,血块排出痛减,经前双乳胀痛、烦躁,食欲不振。 4、肝肾虚损:月经干净后1—2日出现腰痉腿软,小腹隐痛不适,或有潮热,头晕耳鸣,舌苔薄白或薄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