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7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健康之路》节目《防心衰 有新知》,要是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这类慢性病,那可得多留意心脏健康,因为这些慢性病患者更容易出现心衰问题。不过现在不用太担心,医学上已经有了不少新方法 —— 不仅有简单好操作的检查方式,还有新的吃药、做手术的治疗手段,能帮更多心衰患者早点发现病情,及时控制,甚至让重症患者重新找回健康生活的希望。 关于心衰,中日友好医院心脏科的任景怡主任医师有不少专业解读,咱们可以听听她怎么说。 心情好坏,居然和心衰有关系? 总觉得情绪低落,可能不只是心理问题,还可能是心衰的信号。大概每 10 个心衰患者里,就有 2 到 4 个人会有提不起劲、对啥都没兴趣的情况。这是因为心脏功能变差后,身体里调节情绪的 “快乐分子”(比如 5 - 羟色胺)会变少,神经内分泌系统也会乱套,自然就容易情绪低落。 反过来,要是长期情绪抑郁,也会让心脏 “受伤” 的风险变高。心情一直不好,会打乱心脏自身的调节系统,影响身体的激素平衡,还可能让人养成熬夜、不运动、吃的不健康这些坏毛病。时间长了,得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衰)的几率,会比心态好的人高 1.5 到 2 倍。 想早点发现心衰?这几种简单检查能帮忙 超声心动图:就像给心脏拍 “动态彩超”,能清清楚楚看到心脏的样子 —— 比如心脏壁有多厚、心脏腔室大不大,还能算出心脏每次跳动能泵出多少血(这个数值叫射血分数)。医生一看这些数据,就能知道心脏功能好不好。比如健康人的心脏射血分数能到 65%,但心衰患者可能只剩 25%,差别特别明显。 利钠肽检测:就抽一管血这么简单。心脏要是 “累着了”(比如负荷太重),会释放一种叫 “利钠肽” 的物质,血液里这种物质的含量就会升高。查一查这个数值,就能大概判断心脏功能有没有问题,帮医生早点发现心衰迹象。 无创肺水监测:用类似微型雷达的技术,不用打针、不用开刀,就能测出肺部有多少水分。心衰早期,心脏泵血能力下降,肺部容易积血、存水,这个检查能及时发现这种变化,比咱们自己感觉不舒服要早得多。 斑点追踪技术:也是一种超声检查,但更 “精细”—— 能盯着心肌上的一个个小 “斑点”,看它们在心脏跳动时动得顺不顺畅。有时候,表面看射血分数是正常的(比如有两个患者,射血分数一个 66%、一个 67%,看着没问题),但用这个技术就能发现,心肌的运动已经变慢了(比如 GLS 数值降到 - 17.3%、-12.7%),能比常规检查更早发现心脏功能的小问题。 有高血压、糖尿病?这么吃药能兼顾防心衰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导致心衰的 “两大推手”,所以治疗这两种病时,医生会考虑 “一举两得”—— 比如用既能降血压,又能保护心脏、预防心衰的药;或者用既能降血糖,又能减轻心脏负担的药。两种作用的药一起吃,效果不是简单的 “1 加 1 等于 2”,而是能起到 “1 加 1 大于 2” 的效果,让患者在控制慢病的同时,也给心脏多上一道 “保险”。 重度心衰也有救!这些新科技能帮上忙 以前要是到了重度心衰,大家都觉得可能已经是晚期,没什么好办法了。但现在不一样,医学科技发展得很快,有不少新设备能帮心脏 “干活”:比如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仪器”,能让心脏左右心室跳得更协调;“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能在心脏突然跳得乱、跳得快时,及时 “纠正” 过来,预防危险;还有 “心肌收缩力调节器”“心室辅助装置” 这些,都是通过微创方式植入体内,用不同的办法帮心脏增强功能。有了这些设备,重度心衰患者不再只能 “等”,而是有了更多治疗选择,甚至能重新恢复正常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