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巧妙运用三子养亲汤,就没祛不掉的痰

[复制链接]
田园网 发表于 2022-3-3 12: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子养亲汤4 k9 l8 y  X4 X

/ S4 d6 m0 k8 r: F组成:白芥子 苏子 莱菔子0 G8 t& B) |0 \3 _

  m' h. M  I3 M- r4 W, @用法:将三者洗净微炒,敲碎,装入纱布小袋,煮水当茶喝,不宜煎煮太久。每种不超过9克。. y! V& O; L) N2 S! a, H
. C# q$ Z, g; L( r7 @9 [* A
功用:降气快膈,化痰消食。
5 V* X, x- J. [7 U4 j0 @
$ X5 Z8 `( w7 Z$ I0 r  J  l主治:痰壅气滞。咳嗽喘逆,痰多胸痞,食少难消,舌苔白腻,脉滑等。; [& [$ [& v7 V9 z" p/ x9 G
& t6 g# P3 y' m4 L* j
在学习如何根据症状加减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三种药材。% m# Z( }& D2 ^  s

1 {( w) S! h4 ?( u, Q白芥子0 J: g9 _, \2 o2 a" b
& E! l) _, U- h) V* b
为十字花科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白芥的种子。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后打下种子。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
# k  \( Q6 u- }, ?* M7 ~  j" G& q2 r4 x+ q& [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
7 V; j6 K6 ~6 g1 a, y3 X7 i7 U' Z* {6 V  U' I
功效:温肺化痰,利气散结。
& {& }- k- e% x# f
; C) g) C; G. B可用于寒痰喘咳,悬饮等。本品辛温走散,利气机,通经络,化寒痰,逐饮邪,善治“皮里膜外之痰”。% s+ e1 \$ l6 ^  `1 n7 A9 p

- d4 e0 k$ ^) g2 G0 U4 i使用注意:本品辛温走散,耗气伤阴,久咳肺虚及阴虚火旺者忌用;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易发泡,有消化道溃疡、出血者及皮肤过敏者忌用。用量不宜过大,过量易致胃肠炎,产生腹痛,腹泻。
( `! W3 _: |! Z. e$ r. N& ^. p9 \' k* f7 _: S
《本草纲目》:“利气豁痰,除湿暖中,散肿止痛。治喘嗽反胃,痹木脚气,筋骨腰节诸痛。”1 r, l9 \& m, ]2 r6 T" [& S9 G, D
1 r( R+ A* T8 N3 e6 H: ]
苏子
$ m" S% L/ l, b$ z# @& s; [: `/ a* v  r% |4 L% J, u9 y
为唇形科草本植物紫苏的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生用或微炒,用时捣碎。- Z! |2 `# W2 K& `; Z3 V5 L

7 ^) r1 F7 x1 k* p) ~4 W性味归经:辛,温。归肺、大肠经。
6 m5 A( ?# i; Q2 r; ?0 \7 q9 ~4 Q1 U. ]* U( g( O4 p
功效: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 r0 I* _8 e
" g! n" y) ]' D! V2 D8 d
可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本品长于降气化痰,气降痰消则咳喘自平。
" E. ~0 j6 }( B3 _2 y- B" ~) a2 y* z9 L" f* A  M
使用注意:阴虚喘咳及脾虚便溏者慎用。
) h: G) Z" f  w  U6 C# J
& v- z  |. n0 g7 @《别录》:“主下气,除寒温中。”
; u3 v- K- X) x1 A6 K# \) U/ G- c+ p7 j. D- N
莱菔子! A/ {' U. ]$ @$ F+ b& y# H
1 h+ k$ x8 [$ i0 f) s( Y# C
为十字花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萝卜的种子。初夏采收成熟种子,晒干。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
* @1 J) J( @1 B0 o2 b, M. J# T/ s5 K2 Y1 Y5 C% S3 q) E
性味归经:辛、甘,平。归脾、胃、肺经。0 w0 y7 J# @# W8 b3 h1 s0 `
9 L9 i( ^3 F& R$ e; s
功效: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0 s, F/ B1 f1 q9 w5 F/ t4 l  t# u2 N1 _  m; R0 m
可用于咳喘痰多、胸闷食少。本品有消食开胃、化痰止咳、降气平喘之功。生用吐风痰,炒用消食下气化痰。
5 T4 H4 k2 y5 `/ j! O) o6 K% `& w! b. {
使用注意:本品辛散耗气,故气虚及无食积、痰滞者慎用。不宜与人参同用。3 ]0 R9 g% [$ |( I; b3 d6 }
! |- t  n, l6 l' A* U' f; o
《本草纲目》:“下气定喘,治痰,消食,除胀,利大小便,止气痛,下痢后重,发疱疹。”( q: ?2 f8 D" a
# f7 i6 z: a( e0 W6 U6 d7 S& l1 e
如何根据症状加减运用?1 P3 z0 A* e5 P; w7 T
1 v( G- \: w# F/ }0 F$ T5 C% c
最基础的就是看何证多,则多用所主者。
0 b/ G4 K+ p( T& b2 c  {4 U6 J2 e  I  ]: E1 b. L- d
若肺寒气滞较重者,白芥子用量多于其他两味。6 e3 p  |' Z4 K5 `$ D
. A+ j: v8 T9 B. L0 f
若肺气不降较重者,苏子用量多于其他两味。
8 |; q' ~5 W) I: M3 a
' N3 }5 a( |# F# H$ [  O  e. c若食积胃胀较重者,莱菔子用量多于其他两味。, h5 Q1 e5 r6 ^# f) q2 z4 ~" R$ ]1 Z

2 |  I; Q8 }  n7 P若便秘素实者,临服加熟蜜少许。
0 B7 V" n' d" p1 A8 p
' R7 x0 ?8 T. S+ `若冬寒加生姜三片。
$ s2 M0 a' k1 L& ?1 o. 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田园网安康养生

GMT+8, 2025-11-26 05:26

田园养生网 X3.5

© 201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