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r3 @+ ?- t/ f W7 _; C 所谓的“偏方”就是老百姓在长期生活中不断积累、总结出来的经验,并在实践中经过检验是行之有效的,所以才能一直延续下来。但在流传的众多育儿偏方中,哪些是靠谱的?
+ V7 {) w" X, p, r$ R% e" [+ Z, ~0 }" {7 }1 q9 F, [2 k9 x
1.蒸苹果——止腹泻
- E& Q2 S" f* U3 F3 q" D; I& K! a: B, a: |9 z
偏方:把洗净的苹果放入碗中蒸软,吃时去掉外皮,一日3-5次。
% Y H3 v3 e8 c$ W
% w3 B- N5 ` X: `/ S 解读:苹果性平、味甘酸,具有生津止渴、润肺除烦、健脾益胃、养心益气、润肠、止泻、解暑、醒酒等功效。苹果含有丰富的糖分、胡萝卜素和B族维生素及钙、鞣酸、果胶、膳食纤维等特殊物质。鞣酸是肠道收敛剂,它能减少肠道分泌而使大便内水分减少,从而止泻。6 @! n$ h( C; e: l8 {
苹果止泻萝卜止咳 这6个育儿偏方最靠谱$ y( s, B& z+ y W( C6 g, _
# _/ F C! R) W) R" |: P
2.焦米汤——止腹泻5 s0 n7 y" e% t) ~% P
; e# V; _. q3 S; E
偏方:将大米炒糊,再加水煮沸,然后在汤里加少许奶粉或直接给腹泻的宝宝喝,可以有效止泻。
0 G+ H& u: s8 Z7 E
: O- X+ {3 [! _ 解读:焦米汤确实是简单易行的治疗小儿腹泻的民间偏方。类似的还有治疗消化不良的焦三仙(炒山楂、炒麦芽、炒神曲),经过炒炙焦黄的谷稻芽(大米、小麦)具有消谷积、化肉食、运脾收敛的功效。: W3 t2 j( }. L" D/ X' h
. d' O7 i* c; ~: |* b! W. q9 E2 L* V
3.马齿苋——止腹泻- T4 r7 i% e" h0 ~
/ R( j. F9 s/ j& s5 E; ~& x
偏方:用鲜马齿苋100克,洗净煎汤,加2小勺红糖,每天给孩子喝汤。通常喝3天后见效,一周内痊愈。2 K4 P( A( E' a) M4 ]+ e
# V0 D: a) ^8 V+ d6 z 解读:马齿苋本身就是一味中药,具有清热、利湿、止痢的作用,常用来治疗腹痛、肠炎、红白痢疾,如果应用鲜药作用更好。
. K& g! q7 E7 b5 M' t+ e7 B. p
( A+ W8 s- O, H4 C7 ^2 T9 x! \ 4.鸡内金——化积食7 e1 T/ M6 B" X7 d" w W; M2 J
/ f& G) @2 W# d& V. |3 a& h: `7 K
偏方:鸡内金即鸡胗里面的一层膜,将鸡内金晒干捣成粉末,用温水冲开给宝宝服用,可以化积食。/ G- d( J: g$ Z$ f
6 P# `5 x% y9 P; K
解读:鸡内金具有消食化滞的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小儿纳食不香、腹胀腹痛、脾胃虚弱。在宰杀鸡鸭等鸟禽类动物后,打开鸡(鸭)胗就会发现里边包裹着许多泥沙,可见其消化的能力有多么强大!
# S2 H' K/ Y/ i8 a! M% U) F7 g% |( k# r p+ ?) D3 }
5.蜂蜜萝卜汤——止咳; [ i# u/ r- m3 E7 @2 l
7 G1 G% Q$ z5 a1 b# o
偏方:将一个白萝卜洗净,掏空中心后,放入100克蜂蜜。把萝卜放到碗里,隔水蒸20分钟,吃萝卜喝汤,每天2次,可缓解宝宝咳嗽。4 M# Z+ J. b# L1 M
8 H' C3 V/ b t 解读:萝卜既是蔬菜又是药材,具有宽胸理气的功效,蜂蜜也具有润肺的效果,因此蜂蜜萝卜汤可有效缓解宝宝咳嗽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咳嗽严重,痰液较多,则不宜加入过多蜂蜜,因为蜂蜜甜度较高,更易引起咳嗽。此外,1岁以内宝宝不宜使用蜂蜜,因此此方不适于1岁以内的小宝宝。
* ?4 g2 e$ D: o( y
' I { F- R7 s: [ 6.炒鸡蛋黄——治湿疹) `0 c$ h) P& W! |) Q. K! z2 G
+ h8 y% B8 z9 p6 ]! p# U9 `
偏方:把煮熟的蛋黄放在铁勺内翻炒,炒出油来,然后用这种油给宝宝抹在长湿疹的部位。3 v4 `6 f9 c1 `9 n1 \( @. h# A% R
2 g9 Y+ q% l1 I% Q: b 解读:这是民间治疗小儿湿疹的一种方法,其中真正起作用的只有一种成分:糠馏油,这种油是从鸡蛋黄内或从米糠中提取的,用于治疗各种有渗出性的皮肤病。需注意的是,这种油不是对所有的皮肤病都有效,还是要在医生指导下对症用药。 ?' m! ^1 O) ~2 ^+ @" J; t2 `6 i
* p3 H' ^. L% ^; n; [& q
39育儿提醒家长,偏方虽然有效,但并不是万能的,当宝宝症状无法缓解或出现异常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4 G, r7 S& X# \# H7 o" s* G
& b( E( Y# [* {5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