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干燥的季节,不少人都有过皮肤紧绷的体验。大家都知道皮肤保湿补水很重要,可最近 “以油养肤” 在网络上热度飙升,众多网友纷纷分享自己的 “以油养肤” 秘籍,从方法到步骤一应俱全。不过,实际效果却参差不齐。有人用后皮肤变得水润嫩滑,宛如找到了护肤宝藏;但也有人遭遇不停长闭口、冒油、长痘的困扰,这让 “以油养肤” 备受争议,它究竟是护肤新宠,还是交 “智商税” 的噱头呢? 南京明基医院皮肤科主任康莉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从专业皮肤科医生的角度来看,使用油类护肤品一定要因人而异。每个人的皮肤状况不同,只有在充分了解自身肤质的基础上,正确挑选适合的油,才能发挥其护肤功效,否则很容易适得其反。 康莉主任介绍,具有润肤效果的油主要分为两大类:植物油和矿物油。常见的植物油有橄榄油、杏仁油、葡萄籽油等,它们各具特点,有的质地稍显厚重,有的则相对清爽;矿物油在许多护肤品中都有应用,像凡士林、石蜡等,但通常不会单独作为外用产品使用。不同的植物油由于提取自不同植物,适用人群也有所区别。 对于皮肤干燥的人来说,选择合适的油进行护理是个不错的办法。然而,油性皮肤的朋友在选择油类护肤品时就得格外谨慎。油会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虽然能有效防止水分流失,但也相当于把皮肤 “封闭” 起来了。如果是痘痘肌或者皮肤存在感染问题,使用不当的油反而会加重皮肤状况。 康莉主任建议,油性皮肤可以选择荷荷巴油、圣约翰草油这类相对清爽且含有抗炎成分的植物油,它们对改善青春痘和油性头皮都有一定作用。不过,在使用前一定要先在手臂内侧或耳后等敏感部位进行小范围测试,因为部分人可能会出现过敏或刺激反应。 混合性皮肤的人在选择养肤油时,可以考虑葡萄籽油、向日葵籽油等相对清爽的植物油;干性皮肤则更适合使用橄榄油、杏仁油、山茶油等。 康莉主任还特别提醒,在使用油类护肤品时,有两个关键问题需要注意。 一是保存方式,必须密封避光保存,尤其是在夏天高温环境下,油很容易变质。变质后的油,油酸含量可能升高,使用后不仅无法滋养皮肤,还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导致皮肤水分流失加剧。 另外,尽量避免使用大包装的油,防止使用过程中受到污染。 二是过敏问题,理论上所有的油都存在让人过敏的可能性。如果本身是易过敏体质,在使用新的油类护肤品前,要先取少量涂抹在手腕内侧或耳后,最好能连续测试 5 - 7 天。若期间没有出现任何不适反应,再扩大使用范围。 一旦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瘙痒、红肿等症状,必须立即停用。 此外,像芝麻油、橄榄油等部分油既可以食用,也能外用。但康莉主任强调,食用油和专门用于护肤的外用油,在提炼工艺和保管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不建议长期用食用油替代外用油进行皮肤护理。 说到皮肤保湿补水,油和水到底哪个效果更好呢? 康莉主任解释,油类物质本身并不含有水分,无法直接为皮肤提供 “水合作用”,也就不能直接增加皮肤的水分含量。如果仅仅依靠油类护肤品,皮肤可能还是会有干燥、紧绷的感觉,也就是说,单独用油无法满足皮肤全面的保湿需求。比较科学的方法是先给皮肤喷水,然后再涂抹油来锁住水分,而且含有油分的护肤品往往更容易被皮肤吸收。 其实,我们日常使用的各类护肤品,大多是由多种矿物油、植物油、甘油、水等成分按照特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比如乳液,主要成分是水,添加了少量油性成分;膏剂则是油包水的结构,油性成分较多,锁水和封闭性强,适合干燥缺水的皮肤以及冬季使用;霜剂的质地和成分介于乳液和膏剂之间,比较适合中性肌肤,在春季或早秋季节使用效果较好。 |